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2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分解肢體之酷刑。《楚辭.屈原.離騷》:「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荊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軻以。」
奮不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01.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故司州刺吏蔡道恭,率厲義勇,奮不顧命,全城守死,自冬徂秋。」02.《魏書.卷一一.廢出三帝紀.出帝平陽王》:「或節感恩,奮不顧命;或臨戎對敵,赴難如歸。」 
奮不顧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鞭辟著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刻透澈。出現「鞭辟入裡」的書證如清.盛宣懷〈致張香帥函〉:「此時祗有責成朱道鞭辟入裡,實事求是,勿情面,勿托空言,或可望有起色。」
奮身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靜氣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平心靜氣」。見「平心靜氣」條。01.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集》:「當北地、濟南風靡之會,而靜氣平心,不爭名,不好,能以古人為歸,如二子者,可謂不欺其志也已。」
銷難解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排難解紛」。見「排難解紛」條。01.宋.汪藻〈吳幵莫儔散官安置制〉:「苟捐軀國之無人,則銷難解紛之奚賴?」 
長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遠行。《韓非子.難二》:「長行上,數百不一失。」《紅樓夢》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點行李,僱下騾子,十四一早就長行了。」
析律貳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裂曲解法律條文,隨意加重或減輕應判的罪刑。指官吏私枉法。《漢書.卷八.宣帝紀》:「用法或持巧心,析律貳端,深淺不平,增辭飾非,以成其罪。」唐.顏師古.注:「謂分破律條,妄生端緒,以出入人罪。」
奮不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