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目荒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滿眼全是荒蕪淒涼的景象。如:「這個古老的城鎮,歷經數次戰亂後,更顯得滿目荒涼。」
|
陸希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唐人。陸希聲是陸九淵的八世祖。為仰山慧寂門人。曾爲唐昭宗之相,五代末因避戰亂遷居金溪,遂買田治生,貲高閭裏,成爲地方上有名的豪門大族。陸希聲論著甚多。 著作: 《全唐詩》21首《道德真經傳》 詩賞: 《陽羨雜詠十九首─茗坡》陸希聲「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
殫智畢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
強詞昧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強詞奪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強詞奪理」原作「強詞昧理」。佛教約於東漢明帝時正式傳入中國,但一直僅流傳於北方,並未傳入江南。直到東漢末年,部分佛教徒為了躲避中原的戰亂,遷居吳地,佛教才隨之進入江南。據唐.神清《北山錄.卷三.合霸王》載,東吳孫權赤烏年間,天竺僧人康僧會為在江南弘法,來到建業,奉勸孫權信佛並建寺塔,顯佛骨舍利神蹟,於是孫權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篤信佛教。後來孫皓繼位,他暴虐無道,施行苛政,並要拆毀廟宇,褻瀆神佛。眾臣力勸不可,他們認為佛之能力跟其餘眾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輕易拆毀,恐怕會遭到天譴,到時就後悔莫及了。孫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
|
李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919~967)字咸熙,號營丘。祖籍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避戰亂遷居青州益都(今山東營丘)。五代、宋初著名畫家。善琴棋書畫,尤擅畫山水。初師事荊浩、關仝,後自成一家。好用淡墨表現煙雲變幻,有惜墨如金之稱。與范寬、董源為北宋山水的三大主流派,對後世影響甚大。現存作品極少,僅有與王曉合作的〈讀碑窠石圖〉,為宋代摹本。
|
米公制之制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000萬分之1為1公尺,即產生出現今常使用的公尺單位。而發展完公尺後,在陸續的七年內,法國卻常發生戰亂,如法國革命以及與西班牙之間的戰爭,導致度量衡統一的工作受到停擺。最後終於在1799年時,法國又提出依照10進位法的米公制,加上1875年時簽訂公尺條約,有16個國家陸續加入此條約盟國,使得米公制的度量衡單位能受到普及,因此米公制單位即為現今常看到得公尺、公分、毫米等等長度單位。(註1) 米公制單位1. 10的12次方稱為tera,代號為T2. 10的9次方稱為giga,代號為G千兆3. 10的6次方稱為mega,代號...
|
火熱水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處境的困苦艱難。參見「水深火熱」條。如:「戰亂中的人民,過著火熱水深的生活。」
|
開門延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
殫精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殫精竭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殫精竭慮」原作「殫思極慮」。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居於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出身在一個小官僚的家庭,青年時期,由於戰亂而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長期貧困與居無定所的生活,讓白居易真實體會了人民的痛苦,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中帶有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極能反應真實的世界。白居易仕宦生涯的前期,可說是一帆風順,二十九歲便登進士,三十二歲任校書郎,後來又被拔擢為翰林學士。在這個時期,白居易有感於自身所見所聞,故深有經世濟民的使命感,〈策林〉七十五篇就在此時寫成。文中白居易針對當時經濟、政治、軍事、文教各方面的弊端提出改革意見,大聲疾呼統治者應以天下之心為心,以百姓之欲為...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