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5.0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石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樵 1908 年出生。1923 年考入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當時任職該校的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在年少的石樵心中,覺得老師的作品高不可攀,但石川老師對他在繪畫興趣上的啟迪卻意義深遠,加上他喜歡參加老師、學長組成的假日寫生會,使其繪畫有長足的進步。   十九歲即以〈台北橋〉一作入選台展,使石樵往後有興趣向藝術之路邁進。1929 年到東京,雖經三度應考才考入東京美術學校,終得一償宿願。後因家庭遭逢變故,也使石樵經歷許多家庭方面與經濟上的巨大壓力,但終能排除萬難,得以在日本及台灣官方展覽中一露頭角,並於 1941 年獲得第一位日方辦文展的「免審查」資格,這是台籍畫家當時無上的光榮,長久的努力終有回報。   台灣光復,對畫家而言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由於大量大陸人士來台,使台灣社會中產生了不一樣的風貌,石樵在畫作中也描繪、反應了這種社會現象。他一輩子創作不斷,經歷過日據時代的風發意氣、光復後早期的困頓窒礙,終能秉承藝術道德為一貫圭臬,除了費時多年探討抽象繪畫,晚年復歸於寫實,畫風變化多端。
永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松,1972年生,台灣師大國文教學研究所,任教於桃園縣大興高中。喜歡教育、自然有機耕作、更喜歡貼近族人的文字創作,作品發表於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文學館、立報、文學台灣雜誌社、印刻出版社等,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高雄市文化局文學創作類獎助計畫。責任編輯109702201語二乙陳建安
存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883~926)西域突厥沙陀族人,克用之子。驍勇善戰,滅梁稱帝,為五代時後唐開國君主。後漸驕橫,荒於政事,被伶人郭從謙所殺。在位四年,廟號莊宗。
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代桃僵」。見「代桃僵」條。01.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二齣:「貞麗從良,香君守節,雪了阮兄之恨,全了馬舅之威,將代桃,一舉四得,倒也是個妙計。」李代桃"> 
香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識秦淮名妓香君,與其成婚。明思宗死,馬士英、阮大鋮擁立福王常洛于金陵,興大獄欲陷侯方域,侯逃,馬戚田仰逼娶香君,香君拒之。後福王徵選歌姬,香君被徵入宮,清兵攻金陵,福王逃走,香君趁亂逃出。或稱為《桃花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塨(1659~1733)字剛主,別號恕谷,直隸蠡縣人;清順治十六年生,雍正十一年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塨是顏元(習齋)的學生,顏元很少交遊,塨則常往來京師,結交友朋甚多,並竭力傳揚習齋之學;習齋之學能顯於世者,多是塨的功勞。習齋律己待人,均很嚴格,塨則說與朋友交須有親和力,乃能收羅人才,廣濟天下。習齋排斥讀書,塨則說書本上的學問不可盡廢。他宣揚師說,亦能超越師說,對其師偏頗之處,加以匡正。
  塨除師事習齋外,並追隨其他學者研習,如〔清史‧儒林傳〕戴:「塨弱冠學禮於顏元,又學琴於張而素,學射於趙思光,學數於劉見田,學書於彭通,學兵法於王餘佑,……學樂於...
曼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曼瑰(1906~1975),筆名雨初。廣東省臺山縣人。一九二六年,高中畢業,獲保送北京燕京大學中文系就讀。畢業後,任教於廣州培道中學。不久,再返燕京大學研究所專攻中國古典戲劇。然後赴美國留學,進密西根大學就讀,獲得英文碩士學位,並曾先後到哥倫比亞大學及耶魯大學研究院,選修戲劇及小說寫作。
  氏十六歲時,即獲得徵文首獎。其後屢在學校戲劇活動中活躍,擅長編、導及演工作;中英文皆佳,在體育、音樂方面亦有相當成就,而受矚目。就讀密西根大學時,曾獲戲劇創作及論文競賽首獎。亦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協編〔清代名人辭典〕(Eminent Chinese in The Ching Period)。...
下無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諺有「桃不言,下自成蹊」語,言桃成熟,人不期而至,樹下自然踏成蹊徑。唐人借樹與姓同字,遂反用以稱頌知遠、乂為人正直,秉公選舉,無人敢走私門。《全唐詩.卷八七六.語.時人號知遠語》:「知遠知選,胥吏肅然斂跡,時人號云:『下無蹊。』」《新唐書.卷一一九.乂傳》:「進吏部侍郎,仍知制誥。與宋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下無蹊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灌木或小喬木,無呼吸根。葉長達6.5 cm,寬達2.2 cm。花瓣卵狀長橢圓形;雄蕊10枚。果長約1.5 cm。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