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8.1774 ms
共 12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葉緣鈍鋸齒狀。春天開白花,花常三朵簇生。核果圓卵形,光滑無毛,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蹊,小路。全句指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比喻為人真誠篤實,自然能感召人心。《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參見「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條。《北史.卷四七.袁翻傳》:「今日傾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
|
投桃報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送桃子,我回贈以李子。語本《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後用以比喻彼此間的贈答。《野叟曝言》第三九回:「投桃報李,雖怪不得大姐姐;然作此隱語,未免過於深刻。」也作「桃來李答」。
|
李代桃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用以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典出《宋書.卷二一.樂志三》:「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後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李代桃僵,羊易牛死。世上冤情,最不易理。」也作「僵李代桃」。
|
張冠李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姓張的人的帽子誤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名實不符或弄錯事情、對象。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卷三二.錦衣衛》:「彼卑官小卒,以衙門為活計,惟知嗜利,鮮有良心……甚至張冠李戴,增少為多,或久禁暗處,或苦打屈服。」
|
桃李滿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李,指學生。參見「桃李」條。桃李滿門指學生眾多。如:「他在教育界服務了二十多年,如今已桃李滿門了。」
|
桃李滿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李,指學生。參見「桃李」條。桃李滿天下指學生眾多。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詩:「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
浮瓜沉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涼可口的食物。語本《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比喻夏日消暑的樂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浮瓜沉李,也不為過。」也作「浮瓜避暑」、「沉李浮瓜」。
|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家居四川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西南),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個性率真豪放,嗜酒好遊。玄宗時曾為翰林供奉,後因得罪權貴,遭排擠而離開京城,最後病死當塗。其詩高妙清逸,世稱為「詩仙」。與杜甫齊名,時人號稱「李杜」。著有李太白集。也稱為「李太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