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04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興。《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隆思辭心曲,沉歡滯不起。」《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風塵不起,囹圄寂寞。」
外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稱佛教之外的宗派。《陳書.卷三○.傅縡傳》:「三論之興,為日久矣。龍樹創其源,除內學之偏見;提婆揚其旨,蕩外道之邪執。」南朝梁.沈約〈湘州柷園寺剎下石記〉:「魔眾稽顙,外道屈膝;抽薪止火,折劍摧鋒。」也稱為「外教」。
謝靈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淫靡之氣;他的山水詩篇,消滅了兩晉以來盛極一時的遊仙文學,初步打破了玄言的詩風,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沈約說:「靈運之興會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密,並方軌前秀,垂範後世。」(〈謝靈運傳論〉)評價很高。如〈過始寧墅〉、〈石壁精舍還湖中作〉、〈夜宿石門詩〉等作,是他的代表作品。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異音同至听,殊響俱清越。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發。描山繪水,極為工細,造詣修辭,精於鑄煉,對於後代詩人起過一定影響。但其詩的一般傾向,有傷於繁蕪刻畫之病,在內容上冶...
蝸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蝸牛的角。比喻細小。南朝梁.沈約〈細言應令〉詩:「蝸角列州縣,毫端建朝市。」北周.庾信〈小園賦〉:「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駭目驚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觸目驚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觸目驚心」原作「觸目崩心」。據《南齊書.卷三二.豫章文獻王列傳》載,南齊豫章文獻王蕭嶷過世後,受過他恩惠的樂藹在寫給沈約的書信中說,自己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西州窮士,因為受到蕭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無缺的生活。隨著時間消逝,緬懷追尋蕭嶷遺留的功業,目光所及,令人內心深受衝擊。後來「觸目驚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情景況,令人震驚。出現「觸目驚心」的書證如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九齣:「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明亮,引申有明察之意。《文選.沈約.奏彈王源》:「明目腆顏,曾無愧色。」《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引鏡皆明目,臨池無洗耳。」
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當事人本身。南朝梁.沈約〈南郊恩詔〉:「人身及家口質繫,悉散還私家。」
晏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寢、晚睡。《文選.潘岳.秋興賦》:「夙興晏寢,匪遑底寧。」南朝梁.沈約〈立左降詔〉:「罰罪之奏,日間於蚤朝;弊獄之書,亟勞于晏寢。」
化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四生之一。指無須依託,因業力而出現者,如諸天神及地獄中的受苦者。南朝梁.沈約〈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溼生化生,有想無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唐.可空圖〈偶書〉詩五首之四:「證因池上今生願,的的他生作化生。」
不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不著。《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不待赭汙之權,而姦渠必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