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7.91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乘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機會。《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魏氏乘時於前,皇齊握符於後。」《三國演義》第七回:「今不乘時報恨,更待何年。」也作「乘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花房、花萼。《山海經.西山經》:「有木焉,員葉而白柎,赤華而黑理,其實如枳,食之宜子孫。」晉.郭璞.注:「今江東人呼草木子房為柎……一曰柎,花下鄂。」南朝梁.沈約〈八詠詩.會圃臨春風〉:「氛氳桃李花,青柎含素萼。」
魚目入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成就,以善撰表、奏、書、啟著稱,當時王公表奏,無不請昉代筆,起筆即成,不加點竄,因而與以詩聞名的沈約合稱為「沈詩任筆」。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來感謝朝廷的提拔。文中任昉極為自謙,形容自己只是像魚眼睛那樣毫無價值的人,卻被當作美玉一般來使用。唐人李善在注解時,引用了《韓詩外傳》為證,說明古人認為白色骨頭外觀看起來像象牙,魚的眼珠乍看之下很像珍珠。後來「魚目混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假亂真。
載歌且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唱歌,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樂府詩集.卷三.郊廟歌辭三.南朝梁.沈約.昭夏樂》:「飾牲舉獸,載歌且舞,既捨伊腯,致精靈府。」也作「載歌載舞」。
八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聲律上的八種弊病,為南朝梁沈約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詩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缺失。
孤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品高潔絕俗或懷才不遇。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貞操與日月俱懸,孤芳隨山壑共遠。」唐.韓愈〈孟生〉詩:「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騁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目眺望遠處。南朝梁.沈約〈郊居賦〉:「臨巽維而騁目,即堆冢而流眄。」
大樹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居功自傲的將領。《南史.卷五五.馮道根傳》:「武帝嘗指道根示尚書令沈約,美其口不論勛。約曰:『此陛下之大樹將軍也。』」
薰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香草和臭草。比喻善與惡。《魏書.卷七十七.辛雄傳》:「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別。」《文選.沈約.奏彈王源》:「薰蕕不雜,聞之前典。」
三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星。《左傳.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麗於天,滔滔猶四瀆之紀於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