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彷彿有千里相對之遙。正因長江自穿過三峽後,即一路宣瀉而下,詩人用「長川豁中流,千里瀉吳會」來形容長江,暢行無阻地奔流千里到東海,所以詩人眼前的形單影隻,藉滔滔而下的東逝水實景,發抒因山川的阻隔而「知音不易得」的無奈與感慨。這首詩中的「千里瀉吳會」詩句,就被認為是「一瀉千里」的典故來源。後來「一瀉千里」用來形容水奔流直下,通暢快速;亦用來比喻文筆流暢,氣勢奔放。後世也有用「一瀉千里」比喻行情快速地下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烹飪方法。由進食者將切好的薄肉片,放入湯中,燙一下即刻取出,沾佐料而食。如:「涮羊肉」、「涮毛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卷、畫幅的一端可用以捲書畫的木桿,可用以代稱書、畫。[例]畫軸、書軸
倚老賣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妳這個老太婆,真是不知好歹。我本來不想跟妳爭辯,沒想到你倚老賣老,就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還是快點開,不要阻止我拆了清風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世俗。如:「塵俗」、「紅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水不絕的樣子。參見「滔滔」條。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作「吹波助瀾」。南朝宋詩人鮑照,文詞贍逸,詞采華麗,文章中常表現出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觀漏賦〉,是他看到計時的刻漏,一時興起的感嘆之作。其中「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既河源之莫壅,又吹波而助瀾」四句的大意是:時間的消逝就像激射而出的箭一樣快,而人事轉變比動的丸珠還迅速。如同河流的源頭不會阻塞,又因為風吹的關係,掀起更大的波浪。後來「推波助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推動鼓勵;亦用於比喻從旁鼓動,使事態擴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烹飪方法。材料加水或高湯煮,用芡粉勾芡成薄糊狀。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義 一蹶不振=七.=故事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 表人體所產生的動作,意義常因動作而異。如:「打」、「打寒噤」、「打呵欠」、「打瞌睡」、「打手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