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24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扛板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扛板歸 Polygonum perfoliatum L.1.1 基本資料1.2 貫葉蓼的由來1.3 有刺卻不孤立的扛板歸1.4 藥用1.5 食用1.6 關鍵字1.7 參考書目 扛板歸 Polygonum perfoliatum L. 基本資料科別:蓼科別名:刺頭、壁刺、貫葉蓼、三角鹽酸類型:一年生蔓性草本植株大小:一至二米長生育環境:平地至低海拔之荒地、路旁、林緣和田邊花期:七至十月莖的特徵:紅褐色莖蔓生,有逆刺毛:全株無毛,外表略顯粉...
守株伺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守株待兔」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宋人1>有耕者,田中有株2>,兔走觸株3>,折頸而死。因釋其耒4>而守株,冀5>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注解〕 (1) 宋:周朝分封殷遺族微子啟之地,在今河南省商邱縣南,後為齊所滅。 (2) 株:樹幹。 (3) 兔走觸株:兔子慌忙奔跑而撞樹。走,跑。觸,撞。 (4) 釋其耒:扔下耕具。釋,放下。耒,用手推耕的木製農具,形狀似。 (5) 冀:希望。
耕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除草。《孟子.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管子.治國》:「耕耨者有時,而澤不必足。」
昧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利忘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仲尼稱:『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士不繫於世類也。語曰:『雖有茲基,不如逢時。』,信矣!樊噲、夏侯嬰、灌嬰之徒,方其鼓刀僕御販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勤)〔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當孝文1>時,天下以酈寄2>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注解〕 (1) 孝文: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酈寄:漢朝人,字...
攘袂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衣袖,咬牙切齒。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宋.秦觀《進策.邊防上》:「吏士攘袂切齒,皆欲其庭而掃其閭。」
墾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耕耘田地。《管子.輕重甲》:「今君躬墾田,耕發草土,得其穀矣。」
市不豫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人不哄抬售價以欺騙顧客。「價」文獻異文作「賈」。《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傳.子產傳》:「為相一年,豎子不戲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畔。二年,市不豫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人齒落後再生的新牙,為長壽的象徵。宋.蘇軾〈青溪〉詞:「朝市合兮雜耄齯,挾簞瓢兮佩鋤。」也稱為「齯齒」。
好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見利忘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四一.樊噲等列傳》贊曰:「仲尼稱:『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言士不繫於世類也。語曰:『雖有茲基,不如逢時。』,信矣!樊噲、夏侯嬰、灌嬰之徒,方其鼓刀僕御販繒之時,豈自知附驥之尾,(勤)〔勒〕功帝籍,慶流子孫哉?當孝文1>時,天下以酈寄2>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雖摧呂祿,以安社稷,誼存君親,可也。」 〔注解〕 (1) 孝文:劉恆(西元前202∼前157),漢高祖劉邦之子,繼漢惠帝即位。施政採黃老治術,尊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仁慈恭儉,廢除殘酷的刑罰。天下豐殷,四境和平。 (2) 酈寄:漢朝人,字...
移手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上下其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春秋時代,楚、鄭兩國交戰,楚國大將軍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大夫皇頡,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圍見了眼紅,想要把這個功勞占為己有,硬說皇頡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勢弱,兩人爭執不下,於是找了伯州來裁斷是非。伯州說:「這要問問被虜來的皇頡,他說的一定錯不了。」便把皇頡帶上,由伯州來質問。但其實伯州想袒護王子圍,於是他故意先高舉一手指著王子圍說:「這位是王子圍,也是本國國君所寵愛的弟弟。」接著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個縣官。這兩人當中,究竟是那一個捉到你的?」皇頡看到他刻意分別的手勢,也聽懂了話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