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別。《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行路倉卒,非陳契闊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敘分隔。」
長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遠去。《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便起告違,拂衣而去。奐瞻望弗及,冉長逝不顧。」
孤立無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行事,沒有別人的幫助。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陛下克己憂勤,備嘗艱險,春秋鼎盛,自當則百斯男。屬者椒寢未繁,前星不耀,孤立無助,有識寒心。」也作「孤立無援」。
孤行一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意孤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意孤行」原作「孤行一意」。根據《史記》的記載,趙禹為人廉潔孤傲,執法嚴苛。從他做官以來,家中沒有食客。公卿登門拜訪,他也始終沒有回拜答謝,意在杜絕朋友賓客的請託,按照自己的意見獨立處理公事。後來「一意孤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本含有褒義,後轉用來形容人固執己見,獨斷獨行
怛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傷心的樣子。《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譙玄傳》:「臣聞之怛然,痛心傷剝。」
打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借別人的名義。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廝殺了一夜,如今天明也,喒打著他的旗號,必然開門也。」
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隻身獨行。《三國演義》第九回:「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
無機可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可資利用的機會。如:「夜歸不獨行,讓歹徒無機可乘。」
說短論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口亂說,隨意批評。宋.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詞:「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四折:「他那裡說短論長,數黑論黃,斷不了村沙莽撞,你心中自忖量。」也作「說長論短」。
潛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蔽形跡。唐.呂巖〈酹江月.仙風道骨〉詞:「水虎潛形,火龍伏體,萬丈毫光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山前一吼,攝將百獸潛形,林下獨行,威使群毛震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