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8 ms
共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德神之一。《禮記.王制》唐.孔穎達.正義:「五德之帝,木神仁,金神義,火神禮,水神知,土神信,是五德也。」
|
少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祀時只用羊、豕二牲,此二牲即稱為「少牢」。《禮記.王制》:「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夙興夜處』,言於祔廟之祝;『多福無疆』,布於少牢之饋。」也稱為「中牢」。
|
殺生與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一成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成不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王制》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犯人的罪行一旦判決之後,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審理,之後三公再將判決書呈交給君王。君王看了判決書之後,得依「因無知而犯罪」、「因過失而犯罪」、「因遺忘而犯罪」三種情形,酌量給予減刑,最後裁定刑罰。刑罰一旦裁定,即使只是輕微的小罪,也必須澈底執行,不得赦免。因為一旦犯罪成立,刑罰就會加在身上;一旦刑罰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變了。所以一個君子在裁定刑罰之前,必定會竭盡心力來審理案件。後來「一成不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
祭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祀神祭祖時所用的禮器。《禮記.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戰國策.齊策四》:「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
|
博聞強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荀子‧解蔽》:「博聞強志,不和王制,君子賤之。」 2.語譯志: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也寫作「博聞強識」。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見多識廣、強記洽聞、博學多記。 相反詞孤陋寡聞、粗通文墨、胸無點墨。 5.例句他除了是個博聞強志的學者外,又具備過人的精力,才能擔任如此繁重的工作。
|
相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稱。《易經.繫辭上》:「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禮記.王制》:「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
|
膠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膠,大學;庠,小學。「膠庠」指周代學校的名稱。語本《禮記.王制》:「周人養國老於東膠,養庶老於虞庠。」後以「膠庠」通稱學校。《梁書.卷三○.列傳.裴子野》:「且章句洽悉,訓故可傳,脫置之膠庠,以弘獎後進。」唐.元稹〈酬楊司業十二兄早秋述情見寄〉詩:「秋草古膠庠,寒沙廢宮苑。」
|
皮錫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0~1908)字鹿門,一字麓雲,稱所居為師伏堂,學者稱師伏先生,湖南善化人,為清代的經學家。歷主湖南龍潭書院、江西經訓書院講席,早年工詩及駢文,晚歲博貫群經,創通大義。著有《今文尚書考證》、《王制箋》、《六藝論疏證》等數十種。
|
按兵不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按兵不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荀子,名況,戰國時趙人。學說本於孔子,主張禮治而倡性惡之說。在〈王制〉篇中,主要闡述成就聖王的制度、管理天下的方法,以及導致國家興亡的緣由,以供君王作為借鏡。典源節錄的這一段,荀子主張:國家富足強盛時,要採取中立的態度,不要為了合縱連橫這類的外交事宜而有所偏私,並停止軍事行動,在一旁等候觀看那些殘暴不仁的國家彼此爭鬥即可。後來「按兵不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暫時不採取行動。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