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7.99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虛擬學習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擬學習環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簡稱VLE)是一個支援學習活動的虛擬環境(virtual environment),它繼承了虛擬環境所具有的社交空間、社交呈現及社交察覺工具等常見特色。虛擬學習環境的產生源於實施遠距教學的需要,常被應用於輔助傳統面對面教室學習活動受到時空限制的缺點,營造一個可以透過網路虛擬空間進行,不受時空限制的互動學習環境。虛擬學習環境通常架設在伺服器上,為課堂學生提供多媒體與網頁教材,虛擬學習環境也可以輔以教學策略,根據教學設計模式來進行學習活動。虛擬學習環境具有以下特色:(1)虛擬學習環境是一個經過規劃的資訊空間;(2)虛擬學習...
Dillenbourg, P., Schneider, D.K., & Synteta, P. (2002).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A. Dimitracopoulou (Ed). In the 3rd Hellenic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3-18, Kastaniotis Editions, Greece.
學校的外在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的外在環境係指校園以外的社會環境。學校雖具有獨立的社會組織型態,卻不是孤立的單位。外在的環境與結構環境都會影響學校的組織與措施。它的內在環境需要研究,其外在環境同樣值得探討。
  影響學校的外在環境因素包括:社區的人口變遷,社區的社會階級結構,社區的勞動市場,社區居民的政治、經濟、宗教、教育及社會態度、社區的文化水準及經濟情況等。例如:社區人口的出生率及人口遷移情況,影響學校的數量與班級的增減,並影響學校的組織型態及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學習活動常受到社區階級結構之影響;社區中的人力需求,在種類或數量方面均影響學校的組織及課程內容;社區的文化水準與經濟情況影響就學率與出席...
適應通信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語言中,用於通訊的環繞(wrapper)程式館。
環境暴露量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或人群接觸有害環境因子的程度。
環境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限的系統不可能支持無限的成長。我們所生長的地球只能提供我們有限的資源,成長再成長是錯誤的觀念。地球村裡的每一生態系、物種和生物體之間都有一個實質的、動態的、系統的、環環相扣的、相互依存的關係。而現在我們所面臨的環境生態問題,例如,人口問題、工業化問題、糧食問題和資源消耗問題,都有一個誤導或騙人的性格:從人的角度來看,起初這些問題看起來似乎不嚴重,至少都在可以接受、容忍的範圍內,但是如果不及時好好處理,結果會是突然的、無法控制的、無法逆轉的、全面的、災難性的、系統性的崩潰,所以環境生態的問題愈早處理愈能夠解決,因而扭轉災難性的、系統性的崩潰趨勢。面對環境問題,要點不在於成長,而是要建立一個...
環境噪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某一環境中無特定大音源時,其遠或近處許多音源聲音的總和稱為環境噪音。不同環境有不同的環境噪音,較強的噪音會對人的心理及生理產生不良之影響,因此對不同之環境,制定不同之環境噪音標準是十分重要的。
整合程式設計支援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為提高軟體品質、效率、一致性、標準化等特性而建立的軟體開發環境。該環境需具備整合方法、工具、資料庫、結構模式、介面標準化等。
視覺程式設計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軟體可在程式設計過程使用視覺表式(如圖形、動畫或圖像)。視覺表式可視為文字為本的程式設計語言的圖形介面。視覺表式可用以組合一新視覺程式設計語法進而引導成為程式設計的新範例,如邊作邊展示程式的工作或以圖形演示程式的行為或結構。
學校健康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平均說來每名學生每天在校時間超過七小時,所以為學生提供既健康又安全的學習、成長和生活環境,是各級學校的責任。
  學校健康環境可包括人的環境、事的環境和物的環境等三個層面。建立學校健康環境之宗旨在於培養學生健康行為和氣質,提高學習效率。其主要目的有五項:(1)防止傳染病,以維護學生的健康;(2)保護學生的身心安全;(3)增進學習效率;(4)培養學生整潔習慣及維護環境衛生的責任感;(5)作為家庭和社區環境衛生的示範。
  人的環境就是指學校內的人際關係,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以及學生與班級、學生與學校之間的關係。教師在建立與維持健康的心理環境上扮...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組織,成立於1986年。其源起乃主婦有感於社會及環亄的變遷,決定以行來改善環境,提升生素質。成立的宗旨是結合婦女的力量來關懷社會,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兩性和諧,改善生存環境。在此組織中,除董事外,設有環境保護委員會,負責提供環保新知,培養宣導人才,教育委員會結合家長來推動健全家長會組織功能,以協助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婦女成長委員會協助婦女開發潛能,關懷婦女權益等,消費品質委員會推動綠色消費的實踐,自然步道推廣委員會負責結合社會資源、充實社區休閒生活,以達自然保育與環境教育的目的,編輯委員會負責會訊及叢書之編輯,研究發展中心負責研議會務發展方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