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8.1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障礙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肢體障礙者提供各種設施,以排除行動障礙的環境。例如無障礙人行步道系統、無障礙公共建築物與活動場所、無障礙運輸服務等。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係成立於民國八十二年(1993)三月二十七日,並於該日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
  該會成立之宗旨為「結合各界資源,從事環境教育的研究實施、推展與辦理,並加強與國內外各相關團體的交流與聯繫。」
  該會之任務如下:(1)提供環境教育資訊服務;(2)進行環境教育專題研究;(3)推廣環境教育;(4)發行環境教育刊物;(5)促進國際環境教育交流活動。
  該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會員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代行職權,監事會為監察機構。該會置理事二十一人,監事七人,由會員選舉之,分別成立理事會、監事會,該會並置祕書長一人。
  該會理...
社會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正規環境教育就是社會環境教育,通常由政府機關及民間社團推動。各國推行社會環境教育可分為兩類,即參與性與非參與性。現將兩類方式簡述於后:
  1.參與性社會環境教育:各國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組織舉辦研討會、研習會或討論會,學習者主動參與,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主動的角色。
  許多參與性社會環境教育是藉環境運動來推行。這種運動通常以特定的日期及主題來進行,例如聯合國的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5 June),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的歐洲建築傳統年(Europea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Year,...
環境迷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學家涂爾幹曾提出迷亂(anomie)的概念,意指社會規範分崩離析而導致人們無所適從所引起的社會不安定。社會擾流在某些層次上和迷亂有交集,亦即環境規範缺乏控制力,使人們及組織無所適從,而引起或姑息更多的環境污染及社會成本。人所組成的社會全體正是污染的製造者兼受害者,因此環境管理必先作社會管理,而社會管理必先作人性管理。人類由蠻荒時代的求生存到今天「生活品質掛帥」所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用等都屬於物質循環的範疇。而由最初單純的「生物性物質循環」到今天複雜的社會性物質循環,其中差別十萬八千里。生物性物質循環乃為基本生存所需,而社會性物質循環則為了要活得更好,甚至奢侈而生。例如人一天只...
環境醫學監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醫學方法監測環境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環境醫學監測的內容應包括對人群健康各種生理生化指標之監測和對環境污染因素的監測。人群健康監測可分為:(1)日常的疾病報告登記,如腫瘤登記、出生先天性畸形登記、死亡病例登記(死因資料)等;(2)環境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調查及研究,如研究區域環境污染或點源污染造成人群健康損害;(3)不明原因疾病的偵察和病因研究,如某種新出現的公害病。在最新的發展方向上,環境醫學監測的目標不只是疾病本身,也包括症狀出現前之各種生理或生化指標變化;例如生物體內劑量指標,細胞惡性變化之最早期如染色體變異,DNA鍵結物,子染色體交換等等生物偵測指標(biomarkers);以及人群...
WIMP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視窗(Windows)、圖像(Icons)、選項單(Menus)、指向裝置(pointing device)所構成的圖形人機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環境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環境基金會(New Environment)民間環境保護團體,成立於1987年九月,是由關心環境的人,共同捐助成立的公益財團法人。成立宗旨是「創造一個人類及其他萬物尊嚴共存的新環境」。基金會的工作目標包括:
  (1)督促政府確立正確的環境政策,認清環境政策,認清環境保護優先於經濟發展,制定完備的環境法令,並嚴格執行各項環境保護工作。
  (2)舉辨環保問題系列研討會、座談會、及演講會等。
  (3)連繫各地環保及反公害團體,共同保護環境
  (4)接受有關環境破壞之申訴,協助處理環境糾紛。
  (5)成立環境資料庫,提供各種環境諮訊服...
人與環境關係的最適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環境關係的最適化建立在人類認知與行為的循環回饋模型上,而擴充至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最適化的觀念假設人們會努力以達到「最適環境」,使需求得到最大滿足,或盡力達成其目標與計劃。它強調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目標取向與循環本質。從最適化的概念可知,人們會利用現有的資訊與目標以認識環境進而評價環境環境知覺、環境認知、環境態度),並且影響環境以達成目標並確保理想的滿意狀態(空間行為學),但人們同時也直接受到環境力量的影響(環境壓力)。
公共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大眾所共有、共享的生活空間。如室內戶外的休閒活動場地、任何富有文教育樂功能的社會大眾活動場所等均屬之。
環境描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結構的一部份,用以描述和程式執行有關的特性,但不為程式可執行的部份。其內容包含:機器的硬體特性、檔案的特殊性能、和其它程式的介面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