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索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易經.說卦》:「震一索而得,故謂之長。」第一胎就生下孩。宋.王邁〈賀陳講書謀仲諏璋慶〉詩:「十為良月陽將長,一索成喜可知。」也作「一索得」。
老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老幼。意指眾人。《紅樓夢》第五一回:「凡說書唱戲,甚至於求的籤上皆有註批,老少女俗語口頭,人人皆知皆說的。」
女大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嫁之事。《紅樓夢》第五八回:「雖說是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個好女兒。」
童唱詩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隊名。在德國,以窮人家童所組成之唱詩班,其職為在教堂聚會時引領會眾進行崇拜,在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改革教會之前這些童亦司「合唱舞蹈」(choral dances)之責。此詞與「currente」、「corando」或「coranto」同義,唱詩班吟唱著緩慢莊嚴之歌調,但也有轉為較快速愉悅之旋律,可是,舞蹈仍採站立式正統之舞蹈形式。此詞由德文「kurruend」(洗禮盆前之舞蹈,或副牧師之舞蹈)而來。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唱女聲;閹唱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用語。一些性歌唱家為了要保持高音域的童音,在未成年時即施行閹割手術。唱女聲,在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間的義大利非常普遍;西斯汀(Sistine)教堂曾擁有一個很有名的唱女聲合唱團,該合唱團從十六世紀後期一直維持到1903年才解散。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祭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印度曼尼浦(Manipur)的祭司,的稱為麥巴(Maiba),女的稱為麥比(Maibi),幾乎與所有儀式均有關係,從驅邪、神迷舞到儀式舞蹈的監督無所不包。在經過為期九個多月,包含禮儀舞蹈在內的長期試煉,通過者以婦女佔優勢,但並非所有的人都中選。傳統上有部份職責與預言有關,不過和儀式分開運作;女的還會加入女巫降神會,以達驅邪目的。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丈夫。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你豈不曉得婦人有事,罪坐夫。」《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就是豪家妻女在內,夫也別嫌疑,恐怕罪過,不敢輕來打攪。」
四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兒女之多。《精忠岳傳》第七回:「我掙了一份大家私,又沒有三四女,只得這個孩兒,若得他一舉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也作「三兩女」。
不戴頭巾子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作品中指具有子氣概的女子。如:「你別小看她,她可是個不戴頭巾子漢。」也作「不帶頭巾子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收學生的學校。如:「這所校素以管理嚴格而聞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