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覺悟、覺醒。如:「警覺」。清.曾國藩〈江岷樵之父母壽序〉:「口敝而手,昕警而夕戒。」
人仰馬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混亂騷動的樣子。《負曝閑談》第二五回:「這日是他散生日,沒有大舉動,不過唱唱戲,請請客罷了,已經鬧得人仰馬翻了。」《官場現形記》第一回:「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力盡,人仰馬翻。」也作「馬仰人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極度困。如:「憊不堪」。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女本弱,今勞瘁過諸兄,憊矣。」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個人說:『我不能教導你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但是你今天射柳葉百發百中,卻不善於休息,等一下倦了,一箭也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就像你現在打敗了許多國家,取得許多土地,功勞很大。又即將要出兵經過周王室的所在地去攻打魏國,如果這一仗不能取得勝利,就會前功盡棄了。所以你還是假裝生病,不要出兵的好。」典源又見《戰國策.魏策三》。敘述秦昭王三十二年時,秦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國,包圍首都大梁。魏國大夫須賈向穰侯說:「魏國現在發動三十萬精兵駐守大梁,秦和楚、趙三國聯軍,是絕不可能攻下大梁的。一旦攻城失利,也會對您不利,您以前的功業一定要全部報廢了。」穰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從大梁罷兵而去。「前功盡...
飢腸轆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轆轆,擬聲詞,形容餓時腹部發出的聲音。「飢腸轆轆」形容非常飢餓的樣子。如:「一整天忙於工作,未曾進食,早已飢腸轆轆,憊不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倦、乏。如:「困倦」、「困頓」、「形神困」。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度倦,無法動彈。如:「我已經癱了,別再叫我做事了。」
揭竿而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為旗」,出自西漢文學家兼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文中指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施行暴政,以致陳涉(名勝,字涉)能以一介貧賤之士,率領數百個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樹枝為兵器,高舉竹竿作為號召群眾的旗幟,使得天下人群起響應,終於遭到滅亡的命運。後來「揭竿而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起義舉事。在《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也引用了這一段文字。
井井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條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乏,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憊。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