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可同日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別很大,不能相提並論。《戰國策.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洪覺範》:「公叔詩,如食鯽魚,惟恐遭骨刺,與岐山豬肉,不可同日而語也。」也作「不可同年而語」、「未可同日而語」。
愁眉苦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成老爹把賣主、中人,都約了來,大清早坐在虞家廳上。成老爹進來請大爺出來成契。走到書房裡,只見有許多木匠、瓦匠在那裡領銀子。虞華軒捧著多少五十兩一錠的大銀子散人,一個時辰就散掉了幾百兩。成老爹看著他散完了,叫他出去成田契。虞華軒睜著眼道:「那田貴了!我不要!」成老爹嚇了一個。虞華軒道:「老爹,我當真不要了!」便吩咐小廝:「到廳上把那鄉裡的幾個泥腿替我趕掉了!」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裡人去了。
力爭上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力爭上流注音︰ㄌ|ˋ ㄓㄥ ㄕㄤˋ ㄌ|ㄡˊ漢語拼音︰lì zhēng shàng liú釋義︰即「力爭上游」。見「力爭上游」條。 01.清.譚嗣同〈上歐陽中鵠書〉:「學者何可不力爭上流,而甘讓人誕先登岸耶?」 02.《花月痕.第二八回》:「可憐秋痕這兩日,正為珠和他媽力爭上流時候,那裡曉得半天打下這個霹靂!」
啁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鳥叫聲。唐.王維〈黃雀〉詩:「到大啁啾解游颺,各自東西南北飛。」(2)形容樂器齊奏的聲音。唐.杜甫〈渼陂行〉:「鳧鷖散亂櫂謳發,絲管啁啾空翠來。」(3)形容幼兒學話的聲音。《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徐輒教以人言,漸能語,啁啾之中,有人氣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愚、笨傻。如:「呆子」、「呆頭呆腦」。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非為𢠳。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
不著邊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鴛湖月子〈妙復軒評石頭記序〉:「此百二十回中,有自相矛盾處,有不著邊際處,有故作罅漏處。」
三從四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金瓶梅詞話》第二○回:「自古人畏婦,賢女畏夫,三從四德,及婦道之常。」
自投羅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鏡花緣》第一○回:「老夫為兒賓王所累,萬不能復回故土,自投羅網;況已老邁,時光有限。」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感受、旨趣、意義。如:「趣味」、「禪味」。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宗經》:「是以往者雖舊,餘味日新。」《紅樓夢》第一回:「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誰解其中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