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09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廣開言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一五.來歙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若懷迷不反,當顯明刑書。」指政府鼓勵人民充分發表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雖陛下廣開言路,無所忌,而臺諫所擊,不過先朝之人,所非不過先朝之法。」《官場現形記》第三六回:「現在朝廷廣開言路,昨兒新下上諭,內務府人員,可以保送御史。」
那壺不開提那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壺不開,比喻不作聲。全句指專說他人忌或弱處,有找別人麻煩的意味。如:「做人要厚道,不要那壺不開提那壺,專踩別人痛腳。」
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妄自尊大。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今孤言此,若為自大,欲人言盡,故無耳。」
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敷衍了事。《明史.卷二○六.列傳.張逵》:「會疏則刪削忌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杜慎卿笑道:『這是一時應酬之作,何足掛齒?況且那日小弟小恙進場,以藥物自隨,草草塞責而已。』」
道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路不拾遺」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秦策一》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1>治秦2>,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3>強大,賞不私4>親近,法及太子,黥劓5>其傅。期年6>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7>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 〔注解〕 (1) 商君:商鞅(西元前390?∼前338),姓公孫,名鞅,戰國時衛人,或稱「衛鞅」。少好刑名法術之學,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後入秦為相,說服秦孝公推行新法。秦國富強後,因功受封於商,號為商君。其人用法嚴苛,樹敵眾多,孝公卒,遂被車裂而死。 (2) 秦:周朝國名。嬴姓,周孝王封伯益之後於秦,以為附...
面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春期男女易患的一種皮膚病。常在皮膚上發生小痘或黑頭,是因皮脂腺過度增生和皮膚毛囊角質異化所致。[例]面皰忌用手擠破,因為有細菌感染的疑慮。 △粉刺、青春痘、痤瘡
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科目之稱。始於漢,後避光武改稱茂才,唐與明經、進士並設科目,宋則凡應舉者皆稱秀才,明清專稱入縣學的生員。
幽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暗不明。如:「幽暗的山谷」。《後漢書.卷六九.竇武傳》:「臣聞明主不譏刺之言,以探幽暗之實。」
敝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謙之詞。如:「敝人不知忌,請多見諒!」
星星之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小的事情。《清史稿.卷三八九.麟魁傳》:「廣西逆匪,勞師糜餉。其始不過星星之火,當時牧令苟安畏事,盜不言,久之蒂固蔓延,養成巨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