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省用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省費用,充實富。《國語.晉語四》:「輕關易道,通商寬農。懋穡勸分,省用足。」
鄧通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鄧通,漢文帝的寵臣,文帝賜銅山,得自鑄錢,由是大富,鄧氏錢布天下。鄧通之比喻非常富裕,家萬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騙取物。如:「竟有人利用慈善樂捐來詐。」
地方政平衡交付金(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方政平衡交付金簡稱平衡交付金;日本採行此制度,旨在謀求都道府縣市町村等地方公共團體之政均衡,確保地方團體能自主的管理行政產及依計畫推展行政事務,以實現地方自治。
  地方義務教育經費問題中,最重要者為教育政獨立問題。一九四八年〔教育委員會法〕公布後,地方教育行政權獨立,因此教育委員會取得了相當範圍的教育政權;不過對於教育預算之議決權仍屬地方議會,因此尚不能謂為完全獨立。旋於一九五○年根據舒普(Shoup)稅制調查使節團之勸告,公布〔地方政平衡交付金法〕,徹底改革中央與地方的政關係。此法公布後,即廢止義務教育費國庫負擔法,將國家所負擔的義務教育經費統括在地方平衡交付...
私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或民間團體所擁有的物和產業。也稱為「私產」。
陶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文化學派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提出了「陶冶」的觀念;他所認為的「陶冶」,就是「文化」(Kulturguter),由於「文化」是人類客觀精神,所以他將「文化」作為陶冶人的內容,而教育(或陶冶)就是在傳遞文化與發揚文化。教育精神構成文化的完整性,由精神生活的結構所形成的文化關係為:
  1.主觀的文化負荷者(承擔人)(subjektiver kulturträger):即個人要承擔文化發展的責任;
  2.客觀的文化(objektive kulturgüter):即文化的內涵;
  3.集體的文化協同體(...
殷民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生活豐實,物富足。漢.揚雄《法言.孝至》:「君人者,務在殷民阜。」也作「民殷阜」、「殷民阜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取錢。如:「軍閥到處摟,全不顧民生疾苦。」
仗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仗著金錢與權勢,欺壓別人。《紅樓夢》第三回:「姨表兄薛蟠,倚仗勢,打死人命,現在應天府案下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貨的時候。《禮記.曲禮上》:「臨毋苟得,臨難毋苟免。」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自守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