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9.61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日薄西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已經接近西邊的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殘生將盡。《文選.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蓋臣已日薄西山,餘光無幾,酬恩報國,正在斯時。」也作「西山日薄」、「西山日」。
臨渴掘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江心補漏,鬥而鑄錐,臨陣磨槍反義:未雨綢繆,曲突徙薪,有備無患,防患未然辨似: 「臨渴掘井」及「臨陣磨槍」都有不事先準備,臨時才想辦法的意思。 「臨渴掘井」用在自己意識到事情緊的狀況;「臨陣磨槍」則用於事到臨頭必須立即去做的狀況。 臨渴掘井 臨陣磨槍 辨似例句 ○ ㄨ 暴雨來了才要修堤,鄉公所還真是~,怎麼來得及? ㄨ ○ 他每次到了考前才要~,難怪考得不好。
完璧歸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大王拿了寶玉以後,根本就沒有把十五個城池給趙國的意思。所以我說了個謊話把璧玉騙回來,如果大王要強我交出璧玉的話,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頭,一起去撞柱子,砸個粉碎。」藺相如說完,就擺出一付要撞牆的樣子。秦昭王害怕藺相如真的會把璧玉撞破,連忙笑著說:「你先別生氣,來人呀!去把地圖拿過來,劃出十五個城市給趙國。 現在你可以放心 把璧玉給我了吧!」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騙秦王說: 「這塊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寶,趙王在交給我送到秦國來之前,曾經香湯沐浴,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時候,也同樣應該齋戒五天,...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令夕改」原作「朝令暮改」。鼂錯是西漢時的著名政治家,他曾提出不少對國家政策重要的建議,因此有「智囊」的美稱。漢文帝時,鼂錯眼看當時農民與商人貧富懸殊,農民辛苦的耕種才得些許糧食,政府徵收糧食的時間卻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標準,常常早上的規定,到了晚上就改變了。農民們為了急於納稅,有存糧的只有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難堪、使窘。如:「缺錢的日子裡,大夥可癟了。」、「遲遲不發餉,真是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切、急。[例]亟待、亟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武器名。一種發射鐵石彈丸或炮彈的重型兵器。火力強,射程遠,極具殺傷力和破壞力。如:「大炮」、「開炮」、「高射炮」、「擊炮」。
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的抱負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藥,吃起來雖然覺得很苦,但是聰明的人卻會勉強自己喝下它,因為知道吃下之後能夠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話語,聽起來讓人很難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卻會聽從,因為知道採納之後可以成就大業。後來「忠言逆耳」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誠懇正直的規勸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
狼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後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豳風.狼跋》。比喻情勢窘,進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比喻身心困頓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奴家自從婆婆死後,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就道?」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絕書》是重要史書之一,內容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吳越的歷史。吳國闔閭執政時,以伍子胥為相,伐楚以爭天下。當此之際,吳之鄰國越屢屢派兵襲吳,於是吳、越交戰,闔閭戰敗並傷重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為報父仇,帶兵攻入越都會(ㄍㄨㄟˋ)稽,越王句越被求和。伍子胥勸夫差不可接受句踐的求和,以免留下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下仍是答應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卻聽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