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288 ms
共 1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便、排尿。《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先是,朔嘗醉入殿中,小遺殿上,劾不敬。」《水滸傳》第七回:「林冲吃了八九盃酒,因要小遺,起身道:『我去淨手了來』。」也稱為「小解」。
|
拾遺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舊題晉王嘉撰,梁蕭綺錄,蓋即綺託名偽撰者,十卷,所記自太古至石虎時,事跡荒誕而辭采富腴。
|
刈蓍遺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出遊少源之野,遇因遺失蓍草做的簪子而悲泣的婦人,問其所悲,婦人答以非為不值錢的蓍簪丟了而哭,是因簪為故舊之物才傷心。典出《韓詩外傳》卷九。後比喻為物雖輕賤不足為惜,但故舊之情不可忘。清.譚嗣同〈仁學界說〉:「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孔子猶嘆其小,刈蓍而遺簪,田婦方且不惜,奈何私壟斷天下之財,恝不一散以沾潤於國之人也。」
|
開元天寶遺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五代周王仁裕撰,四卷。採錄民間所傳唐玄宗遺事而成,頗多宮廷瑣聞,正史不載。簡稱為「開元遺事」。
|
遺珠棄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棄的珍珠和玉。比喻殘餘的珍貴事物。宋.陸游〈曾裘父詩集序〉:「然裘父得意可傳之作,蓋不止此,遺珠棄璧,識者興歎。」
|
打蛇不死,自遺其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沒消滅,反而遭到其傷害。《醒世恆言.卷二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走了一陣,只得喫口氣回到寺中,跌腳嘆道:『打蛇不死,自遺其害。』事已如此,無可奈何!」
|
故家遺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勛世家所遺留下來的風俗。《孟子.公孫丑上》:「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
|
遺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一朝代遺留下來的年輕人。用以戲稱年少而篤守舊風的人。相對於遺老而言。
|
遺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雖有才華而考試落第的人。《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是年及端拱初,禮部試已,帝慮有遺才,取不中格者再試之,於是由再試得官者數百人。」
2.舊時秀才考舉人時,臨時核准參加考試的人,稱為「遺才」。《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出奇玩世》:「直至臨場,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於遺才之末。是科遂中了解元。」
|
流風遺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人遺留下來的風尚、德澤。宋.曾鞏〈太祖皇帝總敘〉:「太祖經始大基,流風遺澤,所被者遠,王聖尊業至今,百有二十餘年」。也作「流風餘澤」。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