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88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梵衲、頭、沙門、僧人
披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穿戴上盔甲。《薛仁貴征遼事略》:「薛延披掛了,躍馬橫鎗搦眾官百姓。」《水滸傳》第五七回:「呼延灼全身披掛,騎了踢雪烏騅馬,仗著雙鞭,殺逩梁山泊來。」
潛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暗中遷移變動。《資治通鑑.卷一七八.隋紀二.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延州刺史獨孤有婢曰徐阿尼,事貓鬼,能使之殺人,云每殺人,則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
十二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將三藏依體裁和內容分成十二類。即一、修多羅(契經),指經典中散文體的經文;二、祇夜(應頌),指經典中以詩頌的型式重複前面散文體內容的經文;三、和伽羅那(授記),指帶有預言性質的經文;四、伽(偈頌),指詩頌體的經文;五、優那(無問自說),指佛自宣說的經文;六、尼那(因緣),指記述佛說此經因緣的經文;七、阿婆那(譬喻),指譬喻形式的經文;八、伊提目多伽(本事),指佛說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九、闍伽(本生),指佛說過去世因緣的經文;十、毗佛略(方等),指佛說方正廣大的經文;十一、阿浮達磨(未曾有),指記載佛顯現神通的經文;十二、優婆提舍(論議),指廣釋佛語的經典。《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何故但立十二分教,不增、不滅?」也稱為「十二部經」。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沈光文(1612~1688?),字文開,號斯菴(庵),浙江覲縣(今寧波)人,明朝遺臣。目錄1 生平1.1 南明遺臣1.2 流寓臺灣1.3 晚年2 詩作選錄3 參考書目 生平 南明遺臣沈光文是明朝宰相後裔,明朝滅亡時曾與史可法一同抗清,後來追隨魯王退守浙江,魯王兵敗後隱居普山。當鄭成功盤踞廈門、金門時,沈光文本想從廈門搭船到泉州,與家人一同過著以船為家的生活,沒想到卻被風吹到臺灣宜蘭,從此過著悶悶不樂的思鄉生活。(註1) 流寓臺灣漂流到臺灣後,沈光文南下寄居臺南。1661年鄭成功來到臺灣,發現沈光文竟然也在此,高興之餘對...
南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Namas的音譯。為敬禮的意思。但在中國常被誤解為歸依的意思。《妙法蓮華經》卷一:「我聞聖師子,深淨微妙音,喜稱南無佛。」宋.蘇軾〈阿彌佛贊〉:「口誦南無阿彌,如日出地萬國曉。」
國立嘉義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校前身為台南州立嘉義商業學校,光復前一年改辦為工業學校,並在彌路現址建築校舍,初設建築、化工兩科。三十四年十一月臺灣光復後,定名為臺灣省立嘉義工業職業學校。省府先後派林廷郎、老瑞沅來長本校,三十五年秋,本校開始辦理高級部。三十六年二月唐智繼任校長。四十二年八月,唐校長調長高雄工職,派陳炳塤先生任校長。四十四年八月,嘉義縣立初級工職奉命併入本校,省立工業職業補習學校亦改隸本校。當時全校共有機械、電機、木工、化工四科計三十二班。目錄1 英文名稱2 特色3 校徽4 教學單位5 校史6 交通資訊7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
供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取花果、香水、燈及珍寶等物或其他種種善行,獻給佛。《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晉安王子懋傳》:「有獻蓮華供佛者,眾僧以銅甖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
摩訶迦葉(Mahakasy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機器或刀旋轉著削切。如:「鏇螺」、「鏇螺絲釘」、「把蘿蔔皮鏇下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