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婦人之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小惠而不識大體。比喻姑息少決斷。《漢書.卷三四.韓信傳》:「項王見人恭謹,言語姁姁,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刻印刓,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初出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顧茅廬,竭誠聘請諸葛亮協助其興復漢室。諸葛亮才出山就大敗曹操的軍隊。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後比喻初入社會,缺歷練。《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那署院一聽他問這兩句話,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廬,不懂得甚麼。」《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廬,於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見所未見,聽了這個,甚是希奇。」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寥寥無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量極少。《文明小史》第六回:「動身的那一天,紳士們來送的寥寥無幾,就是萬民傘亦沒有人送。」清.厲鶚《遼史拾遺》卷一六:「予作《補經籍志》,聊備其目而已。傳于今者,亦寥寥無幾矣。」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新奇的事物就改變心意。形容意志不堅定或感情不專一。[例]他缺定性,老是見異思遷,因此頻頻更換工作。
前仆後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時前面的人倒下,後面的繼續往前衝。形容不怕犧牲,奮勇向前。《清史稿.卷四一三.曾國荃傳》:「賊環攻六晝夜,彭毓橘等乘其出擊,破賊營四。賊悉向東路,填壕而進,前仆後繼。」也作「前仆後起」。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如日中天,勢燄熏天,如日中天反義:人問津辨似: 炙,音ㄓˋ,烤的意思。不可寫作「灸」。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困苦疲勞的樣子。參見「燋頭爛額」條。《大宋宣和遺事.貞集》:「迨其勢焰薰灼,則焦頭爛額而不可救矣。」《三國演義》第四○回:「到四更時分,人困馬,軍士大半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蓄積。《國語.越語上》:「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荷。如:「背負重任」、「背小孩」。《紅樓夢》第四七回:「你老人家嫌,我背了你老人家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