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5.6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語表達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速流暢、音量適中和自然的態度及應用豐富的肢體等特質。口語表達能力是兒童應學習的基本能力,也是人際互動的一種重要工具,所以兒童早期學習口語表達是很重要的。而任何「發展」均非由單一因素影響,口語表達發展亦不例外,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學者(羅秋昭,1996;林公翔,1993;胡海國,1976)提出影響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有:1. 智力的因素2. 年齡的因素3. 性別的因素4. 生理的因素5. 家庭環境因素6. 示範7. 學校因素8. 情緒與人格語文科教學包含聽、說、讀、寫等項目,其中說話所佔的份量最重,不僅語文科會大量使用「...
界線(Boundari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譜,如果光譜的一端是堅固不變的界線,另一端就是完全開放的界線,光譜的中央是健康的界線,此時家中成員的互動較有彈性,且個體同時有互動中的統合感與隸屬感。 糾結的界線Minuchin認為在糾結(enmeshment)界線家庭中,父母總是介入手足次系統,影響孩子學習處理爭持的能力,也影響孩子間的手足關係。因此父母可以放手於孩子自行處理他們的爭持,孩子將會發展其衝突解決策略與尋求資源的能力。在糾結界線家庭中,家人間過於重視彼此的支持,因此消耗掉家庭成員的獨...
後設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鑑方案進行價值判斷的歷程,史塔夫賓曾提出後設評鑑歷程的任務如下:1. 決定和安排與評鑑的利害關係人互動2. 聘請一個或多位有資格的後設評鑑人員3. 界定後設評鑑問題4. 適切地依標準、原則或校標來評鑑系統或特定方案5. 簽訂理解的備忘錄或協商的正式後設評鑑契約6. 蒐集和檢視相關可用的訊息7. 蒐集必要的新訊息,包括現場晤談、觀察和調查8. 分析發現9. 根據所選定的評鑑標準、原則和校標進行判斷10. 準備和提繳必要的報告11. 適切地幫助委託人和其他利害關係人解釋和應用發現。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後設評鑑英文關鍵...
有效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歷程中,使用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應該富變化,以及多采多姿。透過師生互動的歷程,運用一連串多樣複雜邏輯的策略行動,改變學生的行 為,達成教學目標。4.有效教學必須提昇學習成功的比率(success rate)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昇學習者的學習成就,並達成預定的教育目標。有效的教學是教師運用各種技術,如有效地教導教材的知識、有效地師生溝通、良好的教材組織能力、有效激勵學習動機的能力,和藹可親的態度、良好的教室管理技巧等。教師投入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課程內容學習成功而獲得滿意的成果。5.有效教學必...
家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家長的類型與互動方式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有雙薪家庭,也有為數不少的單親家庭,除了家庭的婚姻狀況外,家庭成員人數及組成結構,如祖父母、繼父母、叔叔、伯伯姑姑、阿姨、舅舅、兄弟姐妹等,以及家長的社會經濟地位、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教養態度和方式、對學校的看法均有所不同。教師對於學生的家庭背景,應了解有上述因素的複雜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能簡單化約成是一、兩個家庭因素所造成的。《民法》第1122條規定:「稱家者,位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第1123條規定:「家置家長...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責任、全球責任的理解與實踐。 課程目標人權教育課程的目標即是透過人權教育環境的營造與「經驗式」、「互動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與過程,協助學生澄清價值與觀念,尊重人性尊嚴的價值體系,並於生活中實踐維護與保障人權。具體而言,人權教育著重在認知、情意與行為三方面,讓學生對人權有一恆久、正向且一致的態度取向,將人權內化為普通常識與生活習慣,課程目標為:認知層面:瞭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價值等相關知識。情意層面:發展自己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之正面感受與評價。行為層面: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力。...
成長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自由、安全的氣氛下,彼此互相尊重與接納,而能坦誠開放交換解決問題的意見,或分享生活經驗,並透過團體互動的歷程,促進自我了解與成長,學習改善人際的技巧,進而達成自我實現。(Trotzer,1977)關於成長團體的組成、方式與名稱,目前仍有許多不多意見,不過對團體的目標與認定,卻傾向於一致的。 種類最常見的成長團體是訓練團體、會心團體、敏感度訓練團體及學習團體。 1. 訓練團體訓練團體為Lewin於1946年與其他同事所主持的訓練方案時,所發現訓練人際技巧的方法方。Lewin過世後,同事們先後成立基本社交訓練團體及設立國家...
團體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輔導(Group Guidance)目錄1 定義2 要素3 種類4 功能5 限制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定義團體輔導或團體工作乃是在團體中藉著人際互動幫助各人的歷程。美國團體工作協會(The Associattion for Specialists Group Work)為團體工作所訂下的定義是:團體工作試者在團體情境裡提供協助或完成工作的一種專業。它是由合格的專業人員應用團體的理論和歷程,協助互相依存的一群人,達成個人性、人際性或工作有關的共同目標。(註1) 要素團體輔導包括以下四項要素:1. 團體情境:助人情境是...
教訓輔三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合一的目標各級學校推動「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的主要訴求是建構校內教學、訓導、輔導三合一的最佳互動模式,引進三級預防輔導工作理念,培養老師具有教、訓、輔統整觀念與能力,並配合學校行政組織的彈性調整,結合社區網路資源,激勵一般教師全面參與輔導學生之志願,為學生規建一個更綿密周延的輔導機制。建構輔導的新體制,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應達成五項目標:適性發展、健全人格、多元智慧、社會適應、珍惜生命。在教、訓、輔合作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出一套合理的理論及系統?依個人之看法及研究,為達成全人發展的目標,則要從組織機能活化、資源整合...
在問題導向學習中的教學者應做到下列四項:提供學習者思考性之開放問題,並安排真實問題情境,從師生的問答互動中,挑戰學習者既有的觀念及思考。使學習者有充分時間傾聽他人觀點,同時亦能盡力為自我之主張進行辯護,並於教學者與同儕的回饋中釐清思考脈絡,以增進對問題瞭解的深度及廣度。激發團體思考程序,藉著提出問題以鼓勵學習者作必要的反應,並適時地參與團體的討論。引導學習者針對問題進行討論,進而分析問題、找出相關資料和資源、使用電腦技術,練習確認問題與預測可能之結果,設立短期、長期的目標,適切地運用溝通技術,以掌握學習的過程,並發展終身...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