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69.12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講述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程度7.善用教學資源8.檢查學生是否理解9.確保學生專心學習 限制1.單向傳授:教學效果受到師生互動影響。2.互動性差:師生互動性低,也無法透過團體討論來達成學習。3.被動學習:學生處於被動學習。4.注意力分散:枯燥乏味無變化,使得學習情境不易塑造。5.學習效果差:成員只能用考試得知學習成果。6.忽視個別差異:齊頭式教法易忽略學生的個別差異。7.最容易對老師的喉嚨造成損傷...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非始自具體。4.認知是「建構/再建構」,而非「發現/提取」的過程,也就是說認知是人們過與外在世界的互動,主動的對知識創造與在創造。5.「心智」的功能有如動態、具移動性質的電腦,而非靜態、零件組合的裝配線。6.認知著重過程而非結果。 對回饋的看法認知論認為回饋不會自動改變學習者的行為,回饋只是提供學習者結果的知識,其影響要視學習者如何詮釋回饋而定。我們或可說系統理論與行為論提供教學設計依循的步驟,然認知的學習觀更重視個體「如何」進行這些步驟的內在心理歷程。具體來說,認知取向的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得啟示如下:強調學習者的先備...
家庭星座(family_constel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家庭星座之意涵2 以家庭星座了解孩子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家庭星座之意涵家庭星座是阿德勒學派的重要概念之一。阿德勒認為幼年的手足互動和家庭動力會影響個人的人格發展,每位家庭中的孩子,在家庭系統中的社會結構與心理結構,會因為出生排行、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手足互動而有所差異。家庭星座也是阿德勒用來評估個案的生活型態的技術之一。藉由家庭星座的資訊建立出個案的社會心理結構,有助於個案找出基本錯誤信念,進而進行再教育的活動。諮商師可以藉由詢問或是問卷...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面臨相同的情境(例如完成學校作業、通過考試、應付父母的威權、心理的困擾⋯等),經由彼此的相處與社會互動,將會發展或形成一套特有的價值觀、態度與生活方式。 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   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可從個人、學校及社會三方面加以探討(李佳玲,2002):個人方面:學生在身心各方面所表現出的獨特性質將形成其次級文化中的某種特色。學校方面:學校氣氛、師生關係以及同儕團體的規範均會影響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社會方面:由於發展與變遷過於快速,導致固有文化體系的脫節、新舊文化的衝突以及價值體系的混亂,年輕一代的學子無法接受上一代所給...
拼圖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間的分工合作、互相分享經驗和彼此支援,可配合組內互評及競賽,以增進學習效果,此教學方式強調著重同儕互動與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解決問題、溝通討論等重要能力。
黎溫(K._Lewin)的場地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一切行為,無一不受別人的影響,同時,我們個人的一切言行舉止,也隨時隨地都會影響別人,這個關係是互動的。簡單來說,個體無時無刻不受到周圍整體環境與個人交互作用的影響,這些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其中個人因素包括了遺傳、能力、情緒、動機等等,而環境因素則包括了社會的與自然的一切條件,當然也包括了人與人的互動。此一交互作用可用以下等式表示︰B= f(P+E)B=behavior(行為)P=person(個體)E=environment(環境)F=...
學習條件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在條件指的則是外在的學習情境。唯有透過內在的先備技能和認知處理步驟與外在的支持性環境刺激間的有效互動,才可能產生所預期的學習結果。另外,蓋聶更進一步地把訊號處理的概念應用到學習的分析上,提出了九個學習的重要處理階段,即注意、期望、喚回至運作記憶、選擇知覺、語意性編碼、反應、增強、喚回和增強、以及喚回和類化。它們不但在執行的順序上有先後之分,而且各以不同的方式來促進不同種類的學習。以致於每個學習階段,分別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教學事件來促進學習的產生。 教學上的應用蓋聶的學習條件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累進學習的觀念,並提出了一...
課程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效果為依歸。校長在整個學校課程領導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教師亦居於核心者的地位,所以校長與教師的良性互動,應該是課程領導成效的關鍵所在。因此,課程領導的有效實施,必須築基於學校的組織和管理的革新,以及塑造革新的文化和專業成長社群的基礎之上,方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課程領導英文關鍵字:curriculum leadership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170-171。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導的內容4 輔導之原則5 輔導的功能6 輔導人員的角色7 輔導的專業倫理8 輔導的相關理論9 輔導互動模式 輔導的意義(一)廣義的輔導:就是教育的歷程,凡任何能影響或促進個人的成長與發展者皆屬之。(二)輔導的涵義:一系列專業助人的活動、歷程。中外學者對輔導的定義,在說法上略有不同,但本質上是差不多的。綜合各家說法,定義如下:「輔導室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深入了解個體生理、心理、生長、發展、能力、興趣…等各方面情況與需要,運用專業知識、技能,輔以個別或團體的輔導方法,提供學業上、生活上、職業上各方面的協助,有系統、有組織、有...
交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性選擇來決定其行為的基礎。總而言之,社會交換理論是綜合了經濟學、行為心理學、人類學,而將人與人間的互動視為一種計算得失的理性行為。(註1) 演繹交換論何門史(Homans)認為社會學真正的研究對象是人,而不是社會結構或變遷,於是他將研究重新拉回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上,也就是交換的本質上,來發展出演繹交換論。其理論的六大基本命題如下:一、 成功命題「在一人所做過的行為裡,若某一特定行為經常換得報酬,則該行為就會一直出現。」二、 刺激命題「若在過去某一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