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都卜位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都卜效應而產生之頻率變動。見都卜效應。
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機械工程師泰(西元1856~1915)所創的標準化作業制度。他是運用科學化及標準化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產量,節省生產成本。據實驗證明,這種制度能使勞資雙方均蒙受其利。
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凱計畫為大學院校所發展的一種個別化教學途徑,具有五個主要特點:(1)依學生個別速率學習;(2)學習者須學會一個單元的教材後,才學習下一個單元的教材;(3)講述式的教學只用於引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而不提供資訊;(4)印發學習指引、講義和附有學習指引的視聽輔助教材;(5)有助教幫助個別輔導和評量。
  凱計畫是一個個別化的教學系統(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一九六○年代由心理學家凱(Fred Keller)所發展出來的。此計畫的目的是要讓學習者更清楚的了解學習目標,所有可供使用的教材及資訊均可讓學習者隨時取用(原先只含講義和指引,後增...
列寧格國立大學(俄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列寧格國立大學是由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於一八一九年創立,當時稱聖彼得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t. Petersberg),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撤至沙拉托夫(Saratov),學校建築在列寧格封鎖時遭受嚴重破壞,目前經不斷的修建已恢復校觀。
  校內負責整個組織的主體包括校長和副校長、學術諮詢委員會。教育經費由聯邦補助,提供住宿設施供學生使用。列寧格國立大學目前與多達十七所大學進行合作事宜。一九九○年統計教職員人數約四千人,校內學生人數有一萬五千人,另外夜間部學生和函授課程學生人數八千人。
  圖書館設備方面,葛爾基(Gor'k...
諾勃第二大學(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諾勃第二大學為一九七○年時根據一九六八年的法國高等教育改革法案而建立的三所格諾勃大學之一,代替在一三三九年由羅馬教宗所成立的格諾勃大學,後因法國大革命而由法學院、文學院和理學院取代,直至一八九六年再度恢復為大學。
  該校享有學術與經濟自主權,屬國家機構,由教育部管轄,經費由政府提供。其組織是由一些訓練和研究單位所組成,各單位享有學術及行政自主權。統管機構:大學委員會,成員包括教授代表、研究員、學生、行政與技術人員,也有從公私立部門選出非大學本身的委員代表。科學委員會,專司研究事宜。另有教務暨大學生活委員會。各單位亦有其委員會,由其內部之教授代表、研究員、學生、行政與技術...
級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級數是一個(x-a)的冪級數:
   c0+c1(x-a)+c(x-a)2+…+cn(x-a)n+…
  若函數f(x)在x=a有n階以內的導式,則可以表為截尾的泰級數,稱為泰公式(Taylor formula):
  
  式中,餘式(remainder)為:
  
  就實變函數f(x)而言,若能寫為(x-a)的冪級數,且有大於0的收斂半徑,則f(x)在x=a為解析函數。就複變函數而言,在a為解析的函數,恆有各階導式f(n)(a),且泰級數必為收斂。複變函數的泰定理(Taylortheorem)可以寫為:<...
何頓,斯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他是美國的舞者、編舞家和教師。1906年生於印第安那波利市,具有印第安血統。早期跟西奧.休斯夫人、阿道夫.波爾姆(Adolph Bolm)學習芭蕾。而影響他最深的是曾經跟達克羅茲(Emile Jaques-Dalcroze)學習的日本舞蹈戲劇家伊藤 道郎(Michio Ito)和印第安人舞蹈。1928年出任家鄉戲劇協會的藝術指導,主持印第安人的舞蹈節。開始探索印第安舞蹈的起源並從中尋找創作素材。1934年成立斯特.何頓舞者舞團(Lester Horton Dancers)在西海岸定期演出。1945年到紐約創團未能如願,遂於1948年在洛杉磯重建斯特.何頓舞團(Lester Horto...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歐建平《舞蹈名人錄》199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迫、逼迫。元.王曄《桃花女》第二折:「勸周公莫便生嗔,將酒禮強成親。」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那妮子強他休,這老子又絕了他親。」
布加斯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元一八一二年結束俄土戰爭的和約,主要決定塞爾維亞人取得自治權,而土耳其軍隊仍有控制塞爾維亞要塞的權利。
2.西元一九一三年結束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和約。保加利亞將領土割讓給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
3.西元一九一八年羅馬尼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敗於同盟國後被迫接受的條約。主要決定羅馬尼亞歸還一九一三年所得保加利亞土地,且奧匈帝國取得控制喀爾巴阡山山口權利。
奧特(1868-194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奧特於1868年8月23日生於比利時。他先後就讀於魯汶大學及布魯塞爾大學,並於1890年獲布魯塞爾大學法學士學位。
  1891年,他進入比利時的社會與政治學研究學會服務,擔任編輯目錄工作,其頂頭上司為當時頗負名望的國際法學家拉方登(Henri LaFontaine),是一位早他15年畢業的布魯塞爾大學的校友。由於志氣相投,興趣相近,他們很快變成摯友,並成為終身的合作伙伴。1893年,由於他們的共同努力,成立了國際社會目錄學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ical Bibliography)。1895年,奧特首次接觸到杜威十進分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