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1.80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評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類為中國圖書分類四分法中部的一個類別。凡評論歷,或討論學方法之著作均入此類,如〔通〕、〔涉隨筆〕等。
  評類首見於宋代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稍後尤袤編〔遂初堂書目〕,亦將評之書獨立一類,唯將類名改稱為學類。元代馬端臨編〔文獻通考.經籍考〕時,把此類內容擴及鈔諸書,而將類名改為鈔類。至〔宋藝文志〕,內容沿襲〔文獻通考〕,但類名卻簡化成鈔類,並不標明評之名。明代高儒撰〔百川書志〕,於部立評類及鈔類,此為評、鈔分立之始,後代書目多遵循之。清乾隆間編〔四庫全書總目〕,部即分立評類及鈔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掌理祝禱的官。《左傳.昭公十八年》:「郊人助祝除於國北。」唐.孔穎達.正義:「祝,掌祭祀之官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犧盛惟馨,本於明德,祝陳信,資乎文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周禮春官之屬,掌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隋代改中書內令。民國初年,總統府亦嘗設內,掌函牘。(2)秦時設置,治理京師之地。漢官亦承此制。《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內,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3)漢代稱諸侯之官,掌治國人。《記.卷一二一.儒林傳.申公傳》:「周霸至膠西內,夏寬至城陽內。」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又漢代山陵,哀策流文,周喪盛姬,內執策。」
科學歷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徵論對知識的主體觀,視知識主體為「一外在存在且價值中立的實體」,由於邏輯理性所存在的客觀性,經由不同的儀器與技術及方法學的轉換系統,獲得檢證而得到相同的結果,科學歷主義學派的孔恩(T.S. Kuhn)對實徵論此一假設,提出批判與挑戰,他認為外在的實體並非「價值中立的」,而是以當代科學族群的主張組成外在實體的結構,這種科學族群的價值稱為典範(paradigm)。孔恩認為典範是一種世界觀(world view),典範組成的元素有兩種:(1)語言符號表徵系統(symbolic generalization)。此系統組成科學族群的特色,使科學族群的每個人能經由符號表徵而達成溝通取得共識,建立起...
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學與學的書籍或學問。《隋書.卷七五.儒林傳.劉炫傳》:「玩文以怡神,閱魚鳥以散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宣王的太。名籀,姓氏不詳,故稱為「籀」。也稱為「太籀」。
2.籀篇的簡稱。參見「籀篇」條。
傳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青傳名指在歷留下永垂不朽的名聲。《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傳名,流芳百世。」也作「青流芳」。
監察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秦代以御監理諸郡,晉代置檢校御,掌行馬外事,隋代改名為「監察御」。主管糾察內外官吏、巡撫州縣獄訟、祭祀及監諸軍出使等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監察御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
坦納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一九年,許多思想深刻而縝密的人開始懷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否能夠解決現代環境所產生的問題。這個教育體系是德國工業城司徒加(Stuttgart)的工業家們,要求哲學家兼科學家的坦納(Rudolf Sterner)所建立的學校體系,目前世界各地有六百多所這種體系的學校。其體制如下:
1.教育目標:開展自己完美的生命,培養一個成為自由人的各種能力。2.課程計畫:注重學習環境,耐心期待破繭而出的過程。坦納以為人生的前七年應強調兒童的意志力;小學階段宜重視想像力與情緒、情感教育;青少年則必須將重點放在敏銳的思考與獨立判斷能力上,因尊重內在發展的不同需求而設計課程。3.教育方式:兼重人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