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蒙特威爾第,可路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義大利作曲家,生於克里蒙拿(Cremona),卒於威尼斯。早年在克里蒙拿地區之大教堂隨琴師學習,受到老師殷階涅瑞(M. A. Ingegeneri, c.1545-1592)的影響,對牧歌(Madrigal)的音樂形式與內容,很感興趣。曾在曼都亞公爵(Mantua)的宮廷中當樂師。他不滿意逐漸僵化的多聲部(Polyphonic)歌劇形式,因此他引用朗誦調及和聲伴奏觀念來開拓歌劇的表現力,注意音樂與劇情的連接性,大膽地使用不協和和弦及樂器的色澤來增加音樂的戲劇性。同時也讓歌唱者有機會展示唱與演的才能,使演出能達到高潮。他的音樂風格,非常注意旋律與歌調的配合,及人類音樂的感情表達,因此在歌劇...
梅烏,格斯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浪漫時期的美國芭蕾舞者,她生於紐約,演員培訓公司老板的女兒。如同大多數與她同時期的美國芭蕾獨舞者一樣,在費城受教於哈扎(P. H. Hazard)。1837年12月梅烏首次獻藝,她和哈扎的學生瑪麗安.李(Mary Ann Lee)搭檔演出《上帝和神廟舞姬》(Le Dieu et La Bayadère),同時她也在費城演出《仙女》(La Sylphide)。接著前往法國受教於尚.柯拉理(Jean Coralli)及約瑟夫.馬吉李耶(Joseph Mazillier)。1839年開始為巴黎歌劇院(Paris Opéra)表演,隨後中斷她的演藝高峰期和查理.馬比樂(Chartes Mabil...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布維耶和巴狄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兩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布維耶本名為若埃爾.布維耶(Joelle Bouvier),巴狄亞本名為雷吉斯.巴狄亞(Régis Obadia),兩人都是杜佩夫婦(Françoise et Dominique Dupuy)的學生和舞團團員。1980年,他們自組一個小型的雙人舞團 ──「雛形舞團」(L´Esquisse),以推出小型作品為主。1981年,他們獲得Nyon與Bagnolet兩個編舞大賽獎而受到法國舞蹈界的注意,並獲邀請到瑞士、瑞典、墨西哥和美國等地演出。1985年,他們擴大舞團編制,並開始推出群舞作品。布維耶和巴狄亞的舞蹈著重於探索身體與情感表現過程中所散發出來的各種力的...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
安妮克莉;免費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名詞。觀賞表演的免費票卷,主要是因為在票卷上打一小洞的習俗而得名,以仿效著名的神槍手安妮克莉曾在一次的展覽會場射中入場卷的精準槍法。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博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武帝崇儒,選言弘。」
德賽芭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劇類型名。希臘原文為Ulysse。德賽(Odysseus)是希臘詩人荷馬(Homere)史詩中的主人翁,為伊塔克(Itchaca)王國的國王。而「德賽芭蕾」,是指所有以德賽這位希臘英雄種種行徑為主題的芭蕾舞劇之總稱。其中較著名的作品有:希爾維定(Hilverding)的《尤里斯和希爾斯》(Ulisse und Chirce, 1740)、勞雀里(Lauchery)的《德賽》(Odysseus, 1765)、慕扎爾利(Muzzarelli)的《Ulisse al monte Etna》(1789)、基歐亞(G. Giois)的《Il ritorno d´ulisse》(1804),還有...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Petit Larousse en couleurs, Dictionnaire Encyclopedique》1991.
內格,阿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瑞士作曲家,生於勒阿弗爾(Le Havre)卒於巴黎。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屬於法國六人團之一員,曾參與寇克鐸(J. Cocteau, 1889-1963)的劇場製作,與瑞典芭蕾(Swedish Ballet)及俄國舞蹈家依達.魯賓斯汀(Ida Rubinstein, 1885-1960)合作。他的音樂風格是沿著巴赫(J. S. Bach, 1685-1750)、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傳統,再吸收浦羅高菲夫(S.Prokofiev, 1891-1953)和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的風格,而發展出個人的表現特色...
雅巴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自法國西北部的不列塔尼(Brittany),一種以活潑的2/4節拍、至少由四對男女合跳的舞蹈,在Cornouaille仍有人在跳這種舞。雅巴達據說是源自Jabad,在不列塔尼語中它的意思是薩拉邦舞。但這兩種雅巴達舞和薩拉邦舞,在形式上看不出有何關聯。隨著些微的變化,有兩種動作,女方依順時鐘方向前進環繞,直到每一位都回到搭檔身邊。啞巴達舞隱含了啞劇, 啞劇可表現出舞蹈原始形式中的一個古老被遺忘的目的,其中一個版本是這樣的︰在第一個動作時,女孩們原地舞蹈,男孩則把手背在臀上以挑戰的姿態向中心前進,以右腳俐落地踩踏地面,舉起右手成威脅狀。回到搭檔的身邊時,每個男孩由右向左地經過前方的女孩,然...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瑪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希臘朋圖斯(Pontos)地區沿黑海南岸地方之一種女子舞蹈。當地雖不屬於希臘(屬土耳其),但若干世紀以來,已成為希臘人之家鄉。許多古希臘之舞蹈,仍保存於此。《瑪爾舞》(Omal)為一種鎖鏈形舞。每一舞者以右手牽住前一舞者之左手,兩眼下垂,以〈拖曳步〉(Dragging Step)緩緩移動。舞者由歌唱與七絃琴伴奏,頗富一種禮拜儀式之色彩。舞者身穿直身長裙,有時腰下圍以方格子圍裙。在上衣之外,加黑色短外衣,頭上以花圍巾將頭髮束住,並佩帶耳環、項鍊及前額之裝飾。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伯恩斯坦,里拿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美國作曲家、鋼琴家、作家。生於麻省,卒於紐約市。他把流行音樂、爵士樂、藍調及猶太、拉丁、非洲等民謠融入藝術音樂的創作中,開拓了美國劇院音樂的新風格。他曾和舞蹈家羅賓斯(Jerome Robbins, 1918-1998)合作,創作了三齣芭蕾舞劇及兩部極有名的歌舞劇《歡樂城市》(On the Town)和《西城故事》(The West Side Story)。伯恩斯坦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費城寇蒂斯學院,1942-1944年間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庫瑟維茲基(Sergei Koussevitzky, 1874-1951)及紐約愛樂交響樂團指揮羅津斯基(Artur Rodzinski, 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