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7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書女經馬和之補圖 上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經》是唐朝侯莫陳邈之妻鄭氏所作,內容在闡述道真義及各種女性的禮儀規範。原有十八章,畫卷僅存其半,採一圖一文的裝裱形式,舊題為高宗書馬和之繪。馬和之,錢塘人。高宗紹興間中進士,高宗、宗深重其畫。筆法飄逸,自成一格。 此作中人物鉤勒細謹,面容清雅秀逸,筆墨雖極為精到,但與馬和之並不似,反倒更近於馬麟(13世紀)的風格;而且幅前所謂高宗題字,也較近於理宗(1225-1264在位),故宜易名為〈宋人書畫女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服、凶服。
敦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臺北捷運南港線站名
心臼從子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為不順的媳婦,從兒子開始。例:厥心臼恁不,原來係厥倈仔个關係,難怪人講不心臼從子起,確實毋會差。(他的媳婦那麼不,原來是他兒子的關係,難怪人家說不的媳婦從兒子開始,確實沒錯。)
新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臺北捷運南港線站名
經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師」是指西漢平帝以後鄉級以下行政區所設學校中的教師。平帝時王莽執政,通令各地興學,規定鄉設「庠」,聚設「序」,皆置經師,教導〔經〕、〔論語〕和〔爾雅〕等初級經典,並講誦〔詩〕、〔書〕的大義,以奠立學習六經的基礎。
〔女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經〕,唐朝散郎陳邈妻鄭氏所撰。鄭氏撰書起因,為其姪女受策為永王妃,故以是書戒以為婦之道;申以執巾之禮,並述經史正義,無復載乎浮詞。全書共十八章,為:〔開宗明義〕、〔后妃〕、〔夫人〕、〔邦君〕、〔庶人〕、〔事舅姑〕、〔三才〕、〔治〕、〔賢明〕、〔紀德行〕、〔五刑〕、〔廣要道〕、〔廣守信〕、〔廣揚名〕、〔諫諍〕、〔胎教〕、〔母儀〕、〔舉惡〕。書中主張與見解,多引曹大家(班昭)之言。此書為後世重要女教書之一。
復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臺北捷運文湖線站名
真雙線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形小,圓柱狀。
感尾殼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半圓形,背緣圓而隆起,腹、緣稍微突出,前後緣對稱,但後緣的腹側有一個小咀狀突出。殼表鼓脹除刻有疏稀的篩孔外,光滑。殼體爲圓形,膨脹。背緣與前、後兩緣合併成爲一個均衡的大圓弧,前、 後緣分割不清。腹緣爲船底形,中央突出,前、後兩端翹起,後下緣有一個小咀形的尾板,尾板底下平滑。殼表粗糙,刻有疏稀的篩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