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3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 江帆山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幅畫兩峰回抱,山寺、野店隱現其間,廟宇坐落山坳,依山而築。谷間雲霧裊繞,飛鳥陣陣,一派黃昏景象。全幅畫船、人物、建築、樹木、水紋等景物用筆,細膩精緻。舉凡船隻結構、設備,山寺、野店之建築,無不描繪精確,人物神態形貌皆栩栩如生。在構景方面,景物集中於左半邊,嚴謹寫實;用色則呈簡澹清雅,畫幅雖小,山城點染卻是生意盎然。畫上未署名款,據筆墨畫風研判,應是接近北燕文貴(活動於10世紀末)時代的精彩作品。
石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斛隸屬於石斛屬之雙花石斛節(sect. Grastidium),此節之共同特徵為莖完全不膨大,葉二列互生,花芽由一對貝殼狀之宿存總苞包覆,花二朵,僅開一日,但同一地區所有植株之花朵均集中於一、二日內同時開放。在台灣已知的三種雙花石斛中,呂石斛葉片最寬(約9 mm),花萼及花瓣黃綠色不具斑點,末端鈍尖或漸尖,不呈長尾狀,唇瓣明顯三裂且表面無毛,具紫色斑紋,易與它種區分。近年分子譜系分析結果顯示雙花石斛節與其他石斛屬植物形成一多系群,因此有些研究者將此節獨立為雙花石斛屬(Grastidium),此種學名即成為G. luzonense (Lindl.) M...
檔案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是我國檔案管理事業發展史上的兩個高峰。唐代沿襲漢魏制度,仍用令史來掌管文書檔案工作,但由於文書工作制度的日益繁細和檔案數量的不斷增加,令史的人數也空前增多。同時,由於國家各項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官吏分工的細密,令史的責任祇限於抄錄和保管,地位和職權已完全不同於漢代的令史了。我國古代的檔案管理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和經驗積累,到唐代已開始形成若干法律規定。當時把文書檔案的歸檔、鑑定、移交等都列入法律範疇,著錄於法典,強制官吏遵守執行。同時又製訂了許多防範性的條款,以防止因營私舞弊而造成的檔案散失。檔案管理律令的出現是這一時期檔案工作發展的顯著標誌,它對以後各王朝檔案工作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氏香港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蛛各僅有一筆描述紀錄,雌蛛體長約4.7mm,腹部圓柱狀,覆有許多短毛,中央兩對筋點明顯,足式為4-1-2-3。雄蛛背甲長約1.5mm,黃褐色,頭部寬度約背甲寬的一半,螯肢具前牙堤齒3顆及後牙堤齒1顆。
擬花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吻短。眼中大,眼眶後緣無乳突。口較大,稍傾斜。上下頜齒細小,前端具犬齒。下及間鰓蓋骨下緣平滑或微具鋸齒。體被小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42-47;上頜不具鱗;各鰭亦不具鱗。背鰭連續,具硬棘X,軟條15-17,第III背鰭棘最長,雄魚延長;臀鰭硬棘III枚,軟條7;腹鰭腹位,延伸不及至臀鰭;胸鰭軟條17-19;尾鰭彎月形,上下葉端略為延長。雌魚體淡橘紅色,背側鱗片中央黃色,腹側為白色;雄魚體色似雌魚,但體側具多條不規則之黃色縱帶,背鰭第VI-IX背鰭棘 膜上具一紅斑。雌雄魚頭部均有由眼下方至胸鰭基部具一條鑲紫藍色緣之黃色斜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名。位於菲律賓群島北部,為該群島的最大島。沿海平原土地肥沃,物產以米、糖、麻、菸草等最著名。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ˊ ㄊㄞˋ ㄩˋ漢語拼音︰pǐ jí tài yù釋義︰即「否極泰來」。見「否極泰來」條。 01..蘇軾〈移廉州謝上表〉:「否極泰遇,雖物理之常然;昔棄今收,豈罪餘之敢望。」 參考詞語︰否極生泰注音︰ㄆ|ˇ ㄐ|ˊ ㄕㄥ ㄊㄞˋ漢語拼音︰pǐ jí shēng tài釋義︰即「否極泰來」。見「否極泰來」條。 01.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幾時得否極生泰,看別人青雲獨步立瑤階,擺三千珠履,列十二金釵。」 01.元.施惠《幽閨記.第二七齣》:「經艱歷險,幸然無虞,也指望否極生泰,禍絕受福。」 參考詞語︰泰來否往注音︰ㄊㄞˋ ㄌㄞˊ ㄆ|ˇ ㄨㄤˇ漢語拼音︰tài lái pǐ w...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附、接觸。如:「附著」。《國語.晉語四》:「今戾久矣,戾久將底。底著滯淫,誰能興之?」《文選.玉.登徒子好色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4.開花或結果。唐.王維〈雜詩〉三首之二:「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蘇軾〈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詩:「春根夏苗秋著子,盡付天隨恥充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1.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沆瀣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時崔沆為主考官,錄取了崔瀣,人們因此笑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見.錢易《南部新書戊》。比喻氣味相投,後多用於貶義。《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銳活潑,和勝佛的豪邁靈警,兩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