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8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 如來說法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陀半跏趺坐於蓮座,座側有二天王、阿難、大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坐佛長眉細目,法相莊嚴;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全作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畫幅四角分鈐「雙龍」、「政龢」、「政和」、「宣龢」共四個半印,符合「宣和裝」鈐印形式,可知曾為徽宗內府所收。畫中供養菩薩體態豐腴,衣紋沿線以墨暈染,仍見晚唐餘風;而坐佛肉髻低平,髻底有一隆起物,具代佛像的特色,推測畫成時代或在北早期。
姆斯,麥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英國芭蕾舞者,他生於英國郝斯雷(Horsley),早期曾在威斯頓蘇珀馬(Weston-Super-Mare)隨凱瑟琳.布羅特(Katherine Blott)學舞,接著受教於菲里斯.貝斗(Phyllis Beddells)及艾德華.耶斯彼諾薩(Eduoard Espinosa),稍後成為第一個獲得莎德斯威爾斯芭蕾學校(the School of the Sadler´s Wells Ballet)獎學金深造的男學生。早期英國優秀的男舞者,他以高雅的台風及優秀技巧而著名。若想知道他對藝術發展的重要性,只要從他演出的大量作品名單而略知一二。僅僅在弗烈德力克.阿胥頓(Frederick Ash...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涉園所見版書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涉園所見版書影〕,陶湘(1871-1940)輯。湘,字蘭泉,號涉園,江蘇武進人。藏書達300,000卷。此為其將所見元版書選頁影印,計2輯。第1輯於1937年5月影印,收元版書23種50頁,均李盛鐸木犀軒所藏(原藏番禺潘宗周家),第2輯為1937年7月影印,收元版17種50頁,為李盛鐸木犀軒、袁克文、傅增湘藏園、楊紹和海源閣及日本圖書寮等所藏。每書取1至6頁,皆據原本大小影印,收藏印也予以套色,印刷頗精。
元舊本書經眼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舊本書經眼錄〕,清莫友芝撰。莫氏為晚清重要藏書家及目錄學家,此書記其客遊江南時(同治4年至8年,1865-1869)所見舊家所藏故籍,或解題,如卷1〔刊本東南進取輿地通鑑〕;或考證源流,如卷1〔本毛詩要義〕;或記槧鈔善劣,如卷2〔金元間刊本漢書〕;或僅記每葉行字數目,如卷2〔明翻本韋蘇州集〕;或備錄其序跋及經藏家跋語印記,如卷1〔本西漢會要〕。率皆當時隨筆記之,以備循覽。全書略仿〔天祿琳瑯書目〕體例,區別刊抄,凡分3卷,卷1刊本46種、卷2金元刊本30種、明刊本16種、卷3舊抄本38種,合計130種。所收皆常見之經史文集,而偏重元本,亦清代藏書家之風尚。書後附錄卷1乃為〔...
氏九刺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3-2.75倍。頭背部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緣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可向內倒狀;鋤骨和腭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緣圓,後緣具鋸齒緣或不規則;下鰓蓋及間鰓蓋微具鋸齒,但埋於皮下。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6-76;縱列鱗數115-134。背鰭連續,有硬棘IX枚,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腹鰭腹位,末端延伸至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約略等長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呈橘紅色至紅褐色。成魚時頭部及體側散佈紅褐色或暗褐色小斑點;稚魚時,體...
議郊廟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制度。南北朝(西元420∼西元589)時代之(西元420∼西元479)建國後,於武帝永初元年(西元420)七月,有關單位建議:「廟祀應設雅樂」。因此,改晉(西元265∼西元420)之《正德舞》為《前舞》,《大豫舞》為《後舞》。孝建二年(西元455)有關建議:「郊廟亦應設樂舞」。於是令內外博議,由前殿中曹郎荀萬秋、驃騎大將軍竟陵王誕及尚書左僕射建平王宏等人之提案,議決設郊廟與宗廟樂舞;改《前舞》為《凱容舞》,謂之文舞;改《後舞》為《宣烈舞》,謂之武舞。皇帝祠南郊,迎神,奏「肆夏」。皇帝初登壇,奏「登歌」。初獻禮,舞《凱容》、《宣烈》二舞。送神,奏「肆夏」。皇帝祠廟,迎神,奏「肆夏」。皇帝入...
書.樂志》、《通典.卷一四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刺灌木,被星狀毛至變無毛,刺平直或彎曲。葉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4-15 cm,寬1.5-5 cm,全緣或微波狀緣。圓錐花序頂生或節間著生;萼片淺裂,被毛;花瓣紫藍色,長6-8 mm。果實紅色,徑寬6-10 mm。

緋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大;口小,下位;吻圓鈍;上下頜齒細小,鋤骨與腭骨具齒,均多形成絨毛狀齒帶;上頜延長至眼下方約1/3處。頦部縫合處具一對長鬚,末端達後鰓蓋緣。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後緣具一短棘;鰓蓋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20-23。體被中大櫛鱗,易脫落;側線完全,側線鱗數30-31,側線鱗上之側線管分枝。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2-14;尾鰭叉尾形。頭部及體側自吻端經眼至尾鰭基部具一褐色至黑褐色的縱帶;體背具5條暗色寬鞍狀斑,或有不顯;頭部及體側具紅色斑點,死後模糊。背鰭、臀鰭及腹鰭均具3-5條橘色或紅褐色縱帶,但臀鰭及腹鰭有時缺乏;尾鰭上下葉各具5-7條斜紅褐斜帶;胸鰭...
馬珂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呈三角形,殼黃褐色至深褐色,部分具放射條紋,殼表邊緣具明顯成長脈。殼頂突出背緣,偏向前緣。殼內為淡紫色陶質,鉸齒主齒小,前後側齒發達。
莢蒾合位節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游盪﹝Vagrant﹞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