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千變萬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變化多端、變化無窮、變莫測、瞬息萬變
象牙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是十九世紀法國文藝批評家聖博甫(Saint-Beuve,1804∼1869)對同時代詩人威尼(Vigny)的評語。指為藝術而藝術的文藝創作者,超脫現實人生,表現個人主觀想的藝術天地。因為有限制心靈活動發展的暗示意義,所以此語含有貶義。今多用來泛指一種脫離現實、自我封閉的環境。§英ivory tower [例]偉大的文學家應走入群眾,關懷世情,不應只躲在象牙塔裡。 △象牙之塔
做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睡眠時腦細胞活動所產生的象。如:「做夢有時是潛意識行為或內心渴望的反射。」
2.比喻夢想、想。如:「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值做夢的年齡,想法難免會有些不太實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就是那掌櫃自家,也還在那裡做夢,不知道是那一個騙他的呢?」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符實際、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語或出清.無名氏〈都門紀變百詠〉其五七。 △「想入非非」
主題統覺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Morgan)和莫瑞 (H•A•Murray)於1935年所編制,屬於人格測驗的一種。是專門研究想的一種方法,後來出版《主題統覺測驗》一書。全套測驗有30張黑白圖片和一張空白卡片。圖片內容多為一個或多個人物處在模糊背景中,但意義隱晦。施測時得依據受測者的性別、兒童或成人(以14歲為界),取統一規定的19張圖片和一張空白卡片,每張圖片為一題,正式的測驗應進行兩次,因為每一組圖片的後10張都內容較奇特,容易引起受測者的情緒反應,但是實際施測中也有再從19張圖片中選取若干張進行。採用此種圖片當作人格測驗,讓圖片中的曖昧情...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會,和諧美好,沒有戰亂,自食其力的社會。使得桃花源與烏托邦齊名,都代表了一個美好的想。在今江西省九江縣馬回嶺鎮存有清代重建的陶淵明墓。 評價   陶淵明的詩在南北朝時影響不大。劉勰著《文心雕龍》,對陶淵明隻字未提。鍾嶸《詩品》列陶詩為中品,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認爲其詩「其源出於應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文選》收錄陶淵明的詩文十餘首,是作品被收錄較多的作者。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
空中樓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中所見的樓臺觀閣。比喻脫離現實的想,不能實現,沒有意義。《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下這部孽海花,卻不同別的小說,空中樓閣,可以隨意起滅。」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春花秋實注音︰ㄔㄨㄣ ㄏㄨㄚ ㄑ|ㄡ ㄕˊ漢語拼音︰chūn huā qiū shí釋義︰即「春華秋實」。見「春華秋實」條。 01.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二二.夢.永和銀杏》:「揚州鈔關官署東隅,有銀杏樹一株,其大數圍,直幹淩霄,春花秋實。」
瞬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眼之間。比喻非常短的時間。[例]魔術師運用奇的手法使自由女神像在瞬間消失。
夢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五.灤陽消夏錄五》:「李太白夢筆生花,特睡鄉景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