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彎曲的地方。《字.山部》:「嵎,山曲曰嵎。」《西遊記》第七三回:「香蘭圍石屋,芳草映巖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聚集。《詩經.小雅.常棣》:「原隰裒矣,兄弟求矣。」漢.毛亨.傳:「裒,聚也。」《續資治通鑑.卷八六.宋紀八十六.哲宗元符三年》:「盡裒所編類文書,納之禁中。」
2.減去。參見「裒多益寡」條。
3.俘虜。《詩經.商頌.殷武》:「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漢.鄭玄.箋:「克其軍率而俘虜其士眾。」
眾多。《詩經.周頌.般》:「敷天之下,裒時之對,時周之命。」漢.鄭玄.箋:「裒,眾也。」
精緻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研究結果發現,後面這一組學生對句子中某目標字的回憶量遠高於句子未精緻化的學生,原因是,額外的字將目標字與學生心中已有的、高度發展的基模聯結在一起。「頭髮灰白的男人」和「瓶子」之間的關係本來是武斷的,但是當我們將這些字和染髮劑產生關聯,它們之間便有了意義,也就不再是武斷的關係了。 結論  精緻化的訊息較易於瞭解和記憶。老師可以應用這個原則來幫助學生理解所要教的課。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想一想各觀念之間有什麼關聯,或者想一想新概念與他們自己的生活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步行進。《字.二部》:「亍,小步也。」
訓導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衛生保健器材及藥品之使用保管整補事項。8.改盡膳食營養及飲料衛生事項。9.衛生保健資料統計分析及報事項。10.辦理學生保險。(註二) 參考資料(註一)任晟蓀著:《學校行政實務. 處室篇、法規篇》,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5月。頁115-188。(註二)吳清山著:《學校行政第六版》,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年10月。頁275-30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訓導處、學務處英文關鍵字:Office Of Student Affair
楚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代南方楚國的詩歌。楚懷王時的賢臣屈原,被讒而遭流放,作離騷以自傷,後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體而作,名篇備出,成為極重要的文學作品。而這一類文體的作品,通稱為「楚辭」。楚辭為南方文學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參差,描寫個人情懷,富有浪漫神祕氣息,其用韻而長篇鋪敘,開漢賦的先河。漢劉向集屈原、宋玉、賈誼等人作品,輯成《楚辭》。王逸為之注釋,名為「楚辭章句」。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詞語替代」、「詞語組合」……等作法,都是相當值得推廣的命題方式。例題如下:說明:下列有八個詞,請任選其中的四個,用在「我的同班同學」這篇作文中。記得在使用規定的詞時,要加上括號( )。加油喔!熱心 可愛 喜歡 討厭 聰明 乖巧 漂亮 帥氣(此題目為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三乙張慧娟試擬)(二)仿寫式王耘、葉忠根、林崇德合著的《小學生心理學》中提到:「教學活動的研究顯示,模仿是小學生學習寫作文的重要途徑,也符合兒童思考發展中...
汙名化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態度,此現象可自漢人對原住民的行為舉止中發現,其中包括對原住民冠以「番」、「山胞」等具負面意義之詞,且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習慣,也一貫以相同的價值觀與方式加以排斥、壓抑甚至盡力去除。對於原住民而言,這是一種漢人對於其隸屬之族群的「污名化」作為,然而作為被漢族統治的原住民,在長期接受汙名化的社會傳播與漢人本位的教育之下,甚至自身也在無意識間產生了對此類汙名化意識型態的認同,是為「汙名化認同」。註2 汙名化認同之於非洲地區人民居住於非洲地區人民,在經歷過去長久的殖民統治之後,內化了白人殖民者對於非洲黑人的道德與價值教化...
社會行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行動英文關鍵字:social action 參考文獻註1:葉正。社會學詞。台北:風雲論壇。 P.367註2: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巨流。 P.9
教育行政的研究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範(paradigm)一詞,由科學哲學家孔恩(Kuhn, 1962)發揚光大。此詞含有模式(model)、類型(patern)及範例(example)之意。一般而言,典範是指對宇宙現象與知識的觀察方式,可將典範界定為學術社群所共享的一種信仰系統、思維模式、行動規準、研究方法、分析原型、全是參考架構或理解真實世界的方式。學者Ritzer(1983)認為典範決定了在特定學門中的研究方向與規則,並將理論與研究工具加以連結。一個典範可以包含多個相關理論,分別對所獲得之累積知識,賦予概念與意義,並進一步全是各種現象與行為,當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