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6.8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塵不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同學便譏笑他什麼都不懂,還敢亂發評語。慧能便在深夜裡帶一名會寫字的書僮,幫他在神秀的偈旁寫下:「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意思是說,能修行到無身無心的話,萬物皆空,根本無須擔心落塵,更不必時時拂拭了。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慧能的修行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
火山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山活動在板塊隱沒所形成的火山島弧上,一個個從平緩低地上崛起的火山,不但高度大,而且多半還很活躍;例如日本和美洲西岸的火山帶。相對而言,位於板塊中央,經由地函熱點噴發岩將而形成的火山列島,活躍度則相差很大;早先生成的老火山隨著板塊的移動,逐漸遠離熱點,因岩漿的供應遭斷絕而死亡,加上受到風化和侵蝕的時間較久,使得其高度降低,面積變小,只剩下位於熱點之上的火山仍然活躍;例如夏威夷群島。火山的外貌與岩漿的特性密切相關;黏稠度較低的基性岩漿比較容易流動,所形成的火山具有平緩邊坡,例如,夏威夷的火山;黏稠度大的酸性岩漿傾向於形成爆...
弄孫含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含飴弄孫」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六.外戚列傳.明德馬皇后》及上欲封諸舅,太后輒斷絕曰:「吾計之熟矣,勿有疑也。至孝之行,安親為上。今遭變異,穀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臥,而欲封爵,違逆慈母之拳拳。吾性剛急,有胸中氣,不可不慎。穰歲1>之後,惟子之志2>,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注解〕 (1) 穰歲:穀物豐收之年。穰,音ㄖㄤˊ。 (2) 惟子之志:按自己的意志處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
鄭克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70~1707)字實弘,號晦堂,明福建南安人。為鄭成功之孫,鄭經次子。年幼即位,為馮錫範所控,政事大亂。清乃趁機於康熙二十二年,遣施琅討伐,鄭軍潰敗,奉表請降,明正朔至此正式斷絕
餘妙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韓國有個女子韓娥,擁有一副好歌喉。有一次,她要前往齊國,抵達齊國城門雍門時,因為旅費用盡,於是賣唱以賺取食物。她的歌聲極為優美動人,即使在她離去以後,人們都覺得歌聲依然繚繞在城門的梁柱之間,持續了三日都沒斷絕,就好像韓娥還未離去。《列子》文中是以「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來形容韓娥歌聲的延綿不絕,後來「餘音繞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歌聲或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如清代小說《老殘遊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小玉先生說書,才知古人措辭...
一舉兩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舉兩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候,因為楚國斷絕與齊國的盟友關係,因此齊國打算出兵攻伐楚國。陳軫則向楚王建議:「可以割地給齊國,以求得調解;又能因此向秦國講和。」於是楚王就派陳軫前往秦國,秦王對陳軫說:「你以前曾在秦國任職,說起來我們算是舊識。因為我沒有治國的才能,所以你後來就離開秦國,到楚國去了。現在齊、楚即將互相攻伐,我如果出兵相救,也許有利、有弊。你現在不能只為楚王計謀,應該也要有其他的方法來為我策畫一下。」陳軫就舉了管與的例子回答秦王:以前有兩隻老虎為了爭食一個人而相鬥,管莊子看到了,就要將牠們殺死,這時管與卻阻止說:「兩隻老虎互相爭鬥,結果必定是大的受傷,而弱小的死...
一劍兩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刀兩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寒山,是唐代的隱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巖,因而稱為「寒山」或「寒山子」。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蘊含禪宗的哲理。他有一首詩,說到智慧過人者與一般才德低下者的不同。才智過人的,心思敏銳,勤奮不懈地修道,可以領悟當中的佛法意境;而才德低下的,通常愚昧無知且冥頑不靈,一直要到大難臨頭了,才知道毀滅了自己的人生。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明知故犯而不懼後果的人,將在市集中被處以死刑,此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堅決果斷地接受斬首。詩的原文「一刀兩段截」,後來演變出「一刀兩斷」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堅決地斷絕關係。
水淨鵝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枯竭,鵝飛離。比喻恩情斷絕,一無所有。元.無名氏《雲窗夢》第四折:「我則道地北天南,錦營花陣,偎紅倚翠,今日個水淨鵝飛。」也作「水盡鵝飛」。
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認為眾生由於過去世所作的業,造成每個生命不同的存在狀態。存在的狀態可分成六類,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稱為「六道」,眾生未解脫前,始終在其中輾轉生死。《起世經》卷九:「一切眾生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皆悉斷絕,此即名為『世間轉盡』。」《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六趣」。
禁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禁止斷絕、澈底消滅。《東觀漢記.卷六.和熹鄧皇后傳》:「萬國貢獻,悉令禁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是以後來辭人,採摭英華。平子恐其迷學,奏令禁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