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13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覆宗絕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壞宗廟,斷絕後代。《隋書.卷五○.李安傳》:「不意叔父無狀,為凶黨之所蠱惑,覆宗絕嗣,其甘若薺。」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齣:「覆宗絕嗣,此誠莫大之禍。」也作「覆宗滅祀」、「覆宗絕祀」。
一塵不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同學便譏笑他什麼都不懂,還敢亂發評語。慧能便在深夜裡帶一名會寫字的書僮,幫他在神秀的偈旁寫下:「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意思是說,能修行到無身無心的話,萬物皆空,根本無須擔心落塵,更不必時時拂拭了。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慧能的修行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
絕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絕飲食。唐.牛肅〈馬待封〉:「自稱道者吳賜也。常絕粒。」《紅樓夢》第九○回:「卻說黛玉自立意自戕之後,漸漸不支,一日竟至絕粒。」也作「絕食」。
鴻稀鱗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鱗,傳說古時用以傳書,故後用以代稱書信。鴻稀鱗絕比喻音信斷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自別顏範,鴻稀鱗絕,悲愴不勝。」
藕斷絲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藕斷絲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藕是一種常見可食的植物,它是蓮的根狀莖,橫生在水底的泥土中,肥大有節,中空有孔。因為切開來中間有細絲相連,常被用來比喻兩者表面斷絕關係,實際上卻仍有牽連。唐代詩人孟郊的〈去婦〉詩中,描寫棄婦內心的惆悵與哀怨。前四句:「君心匣中鏡,一破不復全。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意思是說:夫君的心有如鏡子,破了就難以復原;而自己的心有如藕絲,藕雖然斷了,但絲仍相連。詩裡用「匣鏡」與「藕絲」作對比,表示郎心如鐵及自己的不捨。後來「藕斷絲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沒有完全斷絕關係。
一塵不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忍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忍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同學便譏笑他什麼都不懂,還敢亂發評語。慧能便在深夜裡帶一名會寫字的書僮,幫他在神秀的偈旁寫下:「菩提本非樹,心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假拂塵埃。」意思是說,能修行到無身無心的話,萬物皆空,根本無須擔心落塵,更不必時時拂拭了。弘忍大師看到後,認為慧能的修行更好,便將衣缽傳授給他。典源...
智慧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智慧果決,能斷絕煩惱、牽絆。《維摩詰所說經.菩薩行品.第十一》:「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
手忙足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具表上進,並奉敕入藏,故名「景德」;又以法系相承,猶如燈火相傳,喻正法永不斷絕,故稱「傳燈」。 (2)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一一.鎮州大悲和尚》。 (3) 直須:就該、正應當。〔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一一.鎮州大悲和尚》鎮州大悲和尚,僧問:「除上去下,請師別道?」師曰:「開口即錯。」曰:「真是學人師也。」師曰:「今日向弟子手裡死。」問:「如何是和尚密作用?」師拈棒,僧轉身受棒。師拋下棒曰:「不打這死漢。」問:「如何是諦實之言?」師曰:「舌拄上齶。」曰:「為甚麼如此?」師便打。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隻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
繼絕存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瀕臨斷絕、滅亡者繼續存在。《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明.梁辰魚《浣紗記》第八齣:「況我繼絕存亡,諸侯盡瞻吳德。」也作「繼絕興亡」、「存亡繼絕」。
山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術數用語。指鼻梁。《金瓶梅》第九六回:「你這山根不宜斷絕,麻衣祖師說得兩句好:『山根斷兮早虛花,祖業飄零定破家!』」《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此媼面如滿月,脣若紅蓮,聲響神清,山根不斷,乃大貴之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