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3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撲了潘八娘子釵子。」
大腹便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司馬彪《續漢書》(據《藝文類聚.卷二五.人部九.嘲戲》引)邊韶,字孝先,以文學知名,教授1>數百人。韶口辯,晝假臥2>,弟子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3>。嬾讀書,但欲眠。」韶潛聞之,應時對曰:「邊為姓,先為字。腹便便,五經笥4>。但欲眠,思經事。寐5>與周公通夢,坐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6>?」 〔注解〕 (1) 教授:傳授知識、技藝。 (2) 假臥:和衣而睡。 (3) 腹便便:肚子顯得肥胖而凸出的樣子。便便,音ㄆ|ㄢˊ ㄆ|ㄢˊ。 (4) 五經笥:比喻博通經籍的人。笥,音ㄙˋ,竹箱。 (5) 寐:音ㄇㄟˋ,睡。 (6) 典記:典籍舊記。〔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
含沙射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沙射影」這句成語的來源很特殊。首先是晉代干寶寫了一部《搜神記》,一共二十卷,收錄了很多神怪靈異之事,也保存了不少民間傳說。在《搜神記》卷一二記載了一種叫「蜮(ㄩˋ)」的水中怪物,這種怪物也叫作「短狐」。牠會用嘴含沙去射人,被射到的人會有抽筋、頭痛、發燒等現象,厲害的還會致死。當地的人用術控制了牠,從肉裡取出了沙石。《詩經》裡頭形容牠不可預測,像鬼一樣,後來的人叫牠為「溪毒」。從這裡的記載知道蜮會「含沙射人」。在晉代另有一位張華寫了一部《博物志》,也記載了一些奇聞異事。在《博物志.卷三.異蟲》中,提到江南山溪中有一種甲殼類的水生動物,長一、二寸,嘴像弓弩形狀,可以向人影射發氣體。被射中的人...
禮尚往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六六回:「當初我在楊府中,張、尹二夫人慕我之名,與我禮尚往來,今稍希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於動詞後,表示經或已經的意思。如:「看過」、「聽過」、「付過帳」、「吃過晚餐」。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昭示於後王;麗質冶容,宜求監於前史。」(源) 02.宋.辛棄疾〈滿江紅.絕代佳人〉詞:「絕代佳人,一笑、傾城傾國。」 參考詞語︰一顧傾城注音︰| ㄍㄨˋ ㄑ|ㄥ ㄔㄥˊ漢語拼音︰yī gù qīng chéng釋義︰猶「傾國傾城」。見「傾國傾城」條。 01.漢.張衡〈西京賦〉:「要紹修態,麗服颺菁。 眳藐流眄,一顧傾城。」 02.《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自己本生得一副月貌花容,一團靈心慧性。那怕丈夫千金買笑,自料斷不及我一顧傾城。」 參考詞語︰一貌傾城注音︰| ㄇㄠˋ ㄑ|ㄥ ㄔㄥˊ漢語拼音︰yī mào qīng chéng釋義︰猶「傾國傾城」。見「傾國傾城」條。 01.《二刻...
渾渾噩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替你的子女找想振作一點吧!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塊。《漢書.卷五一.賈山傳》:「為葬薶之侈至於此,使其後世不得蓬顆蔽冢而託葬焉。」唐.顏師古.注:「顆,謂土塊。」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舟共濟」原作「同舟而濟」。《孫子.九地》說到用兵要如「率然」。「率然」是生活在會稽常山的大蛇,如果攻擊牠的頭,尾巴就會來救應;攻擊牠的尾巴,頭部就來救應;攻擊牠的腰部,頭尾都會一起來救應。孫子認為善於用兵作戰的,指揮軍隊,也可以用這樣的做法。像吳、越兩國的人,一直是世仇,但是當他們同坐一條船,在遇到風雨的時候,也一定會團結一致,互相救助,如同左右手一般,合作無間,同心協力地度過難關。後來「同舟共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同心協力,戰勝困難。在古籍文獻裡,也另有類似的詞語,《鄧析子.無厚》云:「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意思是在同一艘船中,遇到風雨時,因為大家所...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賓奪主」原作「喧客奪主」,意思是主人邀客前來,客人卻喧鬧囂張到反客為主。在趙翼的《廿二史劄記》中使用了這句成語。清代文人趙翼長於史學,著《廿二史劄記》一書,討論二十二部歷代正史的編纂方式及其優缺點,並考訂修正重要史事。在講到南朝時的《宋書》、《齊書》時,介紹這二本史書有帶敘法,即是在為某人立傳時,如講到與此人有關的另一人,會在下文帶出這人的生平事蹟。如在劉道規的傳記裡,講到他在攻打徐道覆時,以劉遵為將,因而贏得勝利。下面就接著簡述劉遵這個人的生平,講完後再重回劉道規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帶敘法。這種方法是有好處的,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要寫傳記的話,實在寫不勝寫,但有些人有事蹟可說,不寫可惜。這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