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潛藏、隱伏不外露。《國語.周語下》:「氣不沉,而亦不散越。」三國吳.韋昭.注:「沉,伏也。」《文選.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沉跡中鄉,飛名帝錄。」
不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熟悉、不清楚。[例]銷售員如果不諳顧客的心理,恐怕貨品都要銷了。
置若罔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貨志三》:「江、浙內河一帶漕船,訛詐商民,有買渡、排幫等名目。州縣以兌米畏其挑剔,置若罔聞,運擾民,為害甚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遲鈍、不流利。如:「蹇澀」、「蹇」。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言辭蹇吃,更甚揚雄。」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他的罪,後來聽了太白金星的建議,讓司馬貌代理閻王的工作半日。司馬貌在短短的半天時間,就把三百餘年久之獄判得清清楚楚,因此得到玉帝的賞識,賜給他來生王侯之位,以彌補他今生的屈抑不遇。《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裡也用到「理直氣壯」一語。宋朝宣和年間,有個官人叫趙再理,他在廣州新會縣任知縣時,曾治了當地的皂角林大王,並將當地治理得路不拾遺,豐稔年熟。三年後,新官上任,趙知縣便回鄉,沒想到半路東西都被偷了,好不容易回到家鄉,卻聽人說,二個月前已有個趙知縣回來了,他推測一定有人假冒自己。但那假冒的趙知縣卻堅持自己才是真的,大家無法分辨倒底哪個才是真的,就一起來到開封府。假的趙知縣與大尹平起...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因驚嚇或錯愕而神情呆的樣子。[例]他被這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嚇得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通「淹」。南朝宋.謝靈運〈登永嘉綠嶂山詩〉:「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阻礙。《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十年卒,年三十二歲。廟號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2) 署用非次:任用人才、指派官吏沒有適當的標準。 (3) 紛然:雜亂的樣子。 (4) 日有遷拜:指不斷獲得升遷的機會。拜,任命官職。 (5) 涸窮路:指沒有獲得賞識而陷入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機敏、不呆。如:「機靈」、「心靈手巧」。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三》:「無霓裳而骨節皆靈,掩鮫綃而丰神獨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