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兜喜神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人在除夕夜時,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廟上燒一股香,祈求神明保祐自己在這一年裡凡事都順當,這種習俗稱為「兜喜神方」。
禬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香諷誦,祈求去除災禍。《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此禬禳之法也。您豈不見『觀音經』有云:『我若向刀山,刀尋段段斷。』」
二朝王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朝,指兩晝夜。王醮,指王爺廟的做醮。二朝王醮指拜王爺的二朝醮。用意在於感謝上蒼賜福,並祈求豐收。
禱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事祈求鬼神而設祭。《史記.卷四五.韓世家》:「秦韓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禱祀而求也。」
禱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禱告祈求。如:「他的病情嚴重,家人們日夜禱求上蒼的賜福。」
打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習俗於立春日,州縣官府以鞭打春牛迎春,祈求豐收。宋.洪适〈南歌子.閏歲饒光景〉詞:「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也稱為「鞭春」、「鞭牛」。
許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神明祈求幫助,並許諾願望實現後,將以財物酬謝,稱為「許愿」。《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待我先喫兩日素,到庵中許愿起經罷。」也作「許願」。
祈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種古代祭祀的典禮。指春耕時先舉行祈求上天庇佑的儀式,秋收時則再舉行酬答天地的儀式。《晉書.卷一九.禮志上》:「太社為群姓祈報,祈報有時,主不可廢。」
龍門二十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龍門佛像下附刻北魏人頌禱祈求的文字,書法佳妙,於是選擇最好的二十種,收為一集,稱為「龍門二十品」。
糊突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西農民為祈求免於雹災所祭拜的神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