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捆束、收攏。《禮記.喪大記》:「括髮以麻,婦人髽帶麻于房中。」明.謝良《中山狼傳》:「入狼於囊,遂括囊口,肩舉驢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線條交錯的圖案、花紋。《禮記.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姦。」漢.王充《論衡.言毒》:「蝮蛇多文。」
1.溫和、優雅、不猛烈。如:「文雅」、「斯文」、「文火」。《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虞溥《江表傳》(據《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裴松之注引)初,權1>謂蒙2>及蔣欽3>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亂。《禮記.中庸》:「考諸三王而不謬。」
扞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互相牴觸。《禮記.學記》:「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武器名。即斧,亦可作為舞具。《詩經.大雅.公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
2.憤怒。《禮記.檀弓下》:「舞斯慍,慍斯戚。」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與仇人共生世間。語本《禮記.曲禮上》:「父之讎,弗與共戴天。」比喻仇恨極深。《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凌統叩頭大哭曰:『不共戴天之讎豈容不報!』」《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父親和他涉了訟,他買囑知縣,將我父親斷輸了,這是我不共戴天之仇。」也作「不同日月」、「不共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如:「同胞愛」、「親子之愛」。《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稱謂:(1)用以尊稱父祖輩。如:「家君」、「嚴君」。漢.孔安國〈書經序〉:「先君孔子生於周末。」(2)妻妾稱自己的丈夫為「君」。如:「夫君」、「郎君」。《禮記.內則》:「君已食,徹焉。」漢.鄭玄.注:「凡妾稱夫曰君。」(3)對人的尊稱。如:「諸君」、「胡君」。《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君勿言,吾私之。」(4)對他人母親或妻子的尊稱。如:「太君」、「細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