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5.3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保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古文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秦古文所寫就的經籍,不同於用漢隸書寫的今文經。如《古文尚書》。
慨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嘆憤恨。《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常謂永為廊廟之寶,而忽為荊楚之珍,良以慨恨。」《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羅什至長安,時道安卒後已二十載矣,什深慨恨。」
經傳釋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王引之撰,十卷。廣泛蒐集經籍及周、秦、西漢書中的助詞虛字共一百六十個,分字編次,詳述意義及用法,是研究訓詁、文法的重要著作。後清孫經世所著《經傳釋詞補》與《再補》,吳昌瑩著的《經詞衍釋》,均有補充說明。
殘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頁數殘缺不全的書。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二.經籍會通二》:「間有殘本不售者,往往廉取之,故余之書多斷闕。」
經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帝王聽講經籍的地方。《宋史.卷一七.哲宗本紀一》:「開經筵,講魯論,讀三朝寶訓。」
尺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簡策。《舊唐書.卷四六.經籍志上》:「黃巢干紀,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蕩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
國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隋書.卷三三.經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舊聞,綴述國史。」
崇文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置崇賢館。高宗上元二年,避太子賢名,改為崇文館。設學士掌經籍圖書,教授諸生,課試舉送如弘文館;設校書郎,掌校理書籍。
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佛法流傳的最後時段。對這時期佛教現象描述,時間的計算、長短,不同經典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如在唯識宗的描述,這時期佛教只剩教法,既無人修行,也無人證悟。時限約在佛滅兩千歲後的一萬年之間。《隋書.卷三五.經籍志四》:「然佛所說,我滅度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其義如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