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5.40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士。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詩:「何必桃源裡,深居作淪。」
2.埋沒、沉淪。南朝宋.鮑照〈行藥至城東橋〉詩:「尊賢永照灼,孤賤長淪。」唐.杜甫〈上韋左相〉詩:「才傑俱登用,愚蒙但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護、藏匿。《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訪得潘自業(即潘三)本市井奸棍,借藩司衙門佔身體,把持官府,包攬詞訟。」
時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交替的出現或沒。宋.邵伯溫《聞見後錄》卷二五:「其間林木薈蔚,雲煙掩映,高樓曲榭,時時見,使畫工極思不可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五代上蔡人,生卒年不詳。唐昭宗時為靜海、清海節度使,封南海王,諡號襄。其弟龔稱帝,國號漢,史稱為「南漢」。追尊劉為襄帝,廟號烈宗。
泥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話中帶譏諷。元.高茂卿《兒女團圓》第四折:「莫怪他泥中刺。」
摘伏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揭發藏的不法情事。《醒世恆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蒞任之後,摘伏發,不畏豪橫,不上半年,治得縣中奸宄斂跡,盜賊潛蹤,人民悅服。」
性(recessive trai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憫。《楚辭.劉向.九歎.惜賢》:「欲卑身而下體兮,心惻而不置。」
秘長鰭鸚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長;前鰓蓋骨具鋸齒緣;頰與鰓蓋被大形鱗;背鰭連續,前方數棘較高;胸鰭稍圓;側線完全,連續不間斷,在背鰭後部陡降。前鰓蓋骨具鋸齒緣;頰與鰓蓋被大形鱗。D. X, 10;A. III, 9;背鰭前方數棘較高,雄魚第I-II棘延長為絲狀。體色多變,雄魚紅褐色至黄褐色,而散有暗色班駁;鱗片具白緣而形成網狀紋;鰓蓋上形成一黑色眼斑。雌魚體色雷同。幼魚粉紅色而具暗色斑點;吻端至胸鰭上方具一條白色斑紋。
擿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發匿的惡人惡事。用以形容吏治精明。宋.秦觀〈越州請立程給事祠堂狀〉:「發擿伏,敏捷如神。」也作「發姦擿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