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雄港(水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張作品的原稿是作於水龍自外島回程至高雄港時的渡船上。他由渡輪的窗口往外偷偷速寫,回家後再將它繪成此畫。構圖富於變化,筆觸生動、活潑。所用技法是先塗底面再勾畫輪廓線條。利用多層底色透出的豐富、精緻色調,來表達物象多樣的色彩。畫面沒有統一的光源,顯示出他並不刻意完全寫實。
海邊(水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圖也是為反污染、呼籲保護蘭嶼天然環境而作的作品之一。水龍表示,蘭嶼的太陽較強,感覺上似乎是有許多層,故他喜歡將它畫成許多不同層次的同心圓。圖中孤立的壯丁,顯示出一種無助,陷入絕境的樣態。整張畫面予人哀愁的情調。本作品曾參展1978年上杜會展。
排灣族小孩(水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調查、整理台灣全省手工藝發展狀況,水龍常深入山區,與山胞們共同生活交談。每次出門總不忘也帶著作畫工具,一有閒暇他便抽空作畫。除了當場速寫外,他照了不少照片,回家後,照片便成了取材對象。此圖所畫排灣族小孩便是取材自照片,再加上想像的背景天空,形成這一幅溫馨的畫面。
金針花(水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中橙紅金針花插在一灰赭瓶上,桌面鋪設黃赭格子布,背景以灰黃色調為主,飾以白黃花紋圖案壁紙。他以層層上色塗畫的技法作此圖。紅花是以鉻黃為底,再依花的明暗,上以朱紅、暗赭等色。葉以淺黃綠為底,再上以墨綠、灰等色。瓶以赭色為底,灰、灰黃、白等為上層色。桌布先打上鉻黃底色,再上黃赭,最後以赭色畫出方格紋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真卿所寫的書體。筆意遒勁渾厚,開闊雄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露出笑容。唐.李商隱〈贈歌妓〉詩:「水精如意玉連環,下蔡城危莫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霽,雨過天晴。霽指內心惱怒,但表面上卻裝成和悅色的樣子。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帝意不悅,為霽,以老娘呼之,諭以一家子無拘畏。」
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色和善,態度謙卑。《文明小史》第三六回:「我有一言奉告,諸君去見監督時,千萬和下氣,磕頭請安的禮節是廢不得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露笑。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詩:「披爭倩倩,逸足競駸駸。」
面神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腦神經的第七對。始自延髓之上外側,分布於面肌肉內。主面的運動及分泌唾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