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卡希科;雙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土耳其靠地中海岸西利夫基(Silifke)南方的著名蹈,主要描述酸乳酪(yoghurt)的製造過程。土耳其人相信是其祖先發現酸乳酪,且以西利夫基地區所製造的酸乳酪深以為傲。者跳時雙手各拿兩支長匙,並相互敲擊,喀塔聲如響板般。
《The JVC Video Anthology of World Music and Dance》.
卡拉協土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1936年,在印度馬德拉斯(Madras)的古老朝聖之地魯番美約(Tiruvanmiyur)成立。卡拉協土拉(kalakshetra)這個字出自「卡拉」意謂「藝術」,「協土拉」意謂「聖地」,卡拉協土拉中心可以詮釋為「藝術的聖地」。創辦人為魯庫米尼.戴偉(Rukmini Devi)為印度著名蹈家,製作了超過十二齣以上的劇,除編之外亦自己作曲,魯庫米尼.戴偉不斷致力復興印度古典劇與傳統蹈,她的作《佛祖釋迦牟尼》(Budhas Avataram)曾於1979-1980年於卡拉協土拉藝術節演出。該團碼有《古拉凡之》、《晨曦公主之婚禮》、《偈》、《勒曼家達王與摩麾尼》、《巴加華他》、...
香港第六屆亞洲藝術節特刊1981年。
查瑞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西班牙沙拉曼卡(Salamanca)及雷昂(Leon)等地的蹈,是男女對,然而,男者跳的步較多。蹈時,將桌子置於男女者之間,女者單臂舉起,繞著桌子跳著小碎步,彷彿曳足而行;男者則以難度高的步向其女伴誇示,每跳到桌角,他需作高難度動作。此以響板及鼓樂伴奏,拍數為4/8拍。若在婚宴中跳這齣,則為男者之相互競爭,最佳者得到獎賞。當稱作「若斯卡」(rosca)的蛋糕或蛋麵包被端上桌時,轉型「若斯卡」則上場,蹈轉為2/8拍子。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可洛依;青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色名。希臘祭典儀式中的青年群,代表科列(Kore,聖母)之子,通常由女子喬扮組成,每人儀式職責相同,司陪祭、侍從之職。這些者在克里特島則稱為克里班特〔見Kouro-Bantes〕。此人物源自埃及,原為何洛斯之子(The Sons of Horus,何洛斯在神話中具鷹頭人像之貌,也稱Horoi或Khoroi),他們在廟堂中和引導入座者(Usher)一同做接待職務;另一方面,有些人則參與行儀的事務,以蹈形式表現。這些人在儀式前後皆需吶喊以表儀典始與終。「可洛依」最大的蹈為《賀洛》(Horo),此表達時序的循環,特別在春季來臨時,「可洛依」會以《春之》迎接新綠再臨,他們也一定吶喊著:...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東亞地區的民間傳統表演藝術。因古代中國人將獅子視為瑞獸,認為獅可以驅邪避鬼,並求吉納福。主要由二人或三人成一組,裝扮成獅子的樣子,隨鑼鼓聲作俯、仰、騰、躍各種動作。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也稱為「獅子」、「獅燈」、「獅」、「獅子」。
小玉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耶利瓦(Ayriwa)為秘魯印加印地安人的小玉米;亦是印加月曆四月的名字。現在由克丘亞族(Quechua)印地安人在五月三日表演,明顯地為古代玉米節慶所遺留下的蹈。印地安人以水果和禮物裝飾一棵樹,圍著樹跳後,搖下禮物,分配給人。此儀式用歌唱古老的豐收歌「耶瑪瑞」(Aymuray)結束。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桶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匈牙利之托凱(Tokay)酒製造地赫久亞(Hegyolja)地區的一種環。此是描述在酒桶製造過程中的一些操作技巧,因此中有許多如:鋸木、安裝酒箍等姿勢與動作,通常均以吉普賽音樂伴奏。桶箍由六位者,在葡萄收成的季節表演,其中一位者表演平衡功夫,隨著節奏搖擺手中斟滿酒的杯子,但不能使酒溢出。者圍成圓形,每位者手持不同樣式之鐵環,而鐵環由低而高,全體者以跑步或跑跳步之方式,向同一個方向環形移動,然後再一同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如此反覆三次,每次圓圈漸次縮小一些。然後即表演各種花式:每人跳過由鄰伴所低放在地之鐵環;將兩個環形成一拱形,其他者自下面穿過;者面向圓心,每人將鐵環交織...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風格;蹈風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特指蹈風格,是一較有方向可溯尋之蹈表演呈現的方式,其反映出在同一類別的蹈中,因個人、學派、時期、群體乃至於整個文化之不同所造成的差異性和特色。例如:同樣是現代,美國和歐洲因文化差異,風格就不同,一般而言,後者所呈現出的人文關懷氣息較前者濃烈,前者則較重肢體語彙和創作觀念的開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摩洛哥南部提茲尼(Tiznit)以美麗和音樂技巧而聞名的蹈女孩。與古里明(Goulimine)的給得拉(Ghedra)者,僅距數哩,在提茲尼設一小工會,負責照料曾為者的年長婦女。屬她們專用,別具風味的蹈服飾係一僵硬長及足踝的黑袍,另有一白面紗,以及耳環和手鐲。女孩十幾歲時在單層房屋的低矮房間內,赤足表演。依照習俗在跳之前,會親吻每位觀眾的手,然後一起用力轉頭甩開面紗,露出用小條絲質頭巾包紮的頭。她們敲著小鼓,彈奏三弦魯它(lutar)或小指鈸,目光低垂,沿著房間移動,邊唱邊跳冗長緩慢的蹈。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戈拉牙窟馬;驅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戈拉牙窟馬為錫蘭驅離戈拉(Gara)惡魔的禮儀蹈,整個儀式應有十二場,以敬畏十二位神祇。並期待神祇邀請惡魔共同清理人間。此驅魔包括許多戲劇式的蹈,者即為驅魔者,身著白衣,戴面具;蹈場地稱作「亞嘎葩拉」(Yagapala),為四方形,一面開啟、三面密閉。男子喬裝「姬蕊」(Giri)女神,其婚宴慶典以啞劇型態呈現。另外還有許多故事內容,最後以分贈水田為劇終,其間種植與收成都以啞劇方式表演。此有時視為「柯蘭」〔見Kolam〕宗教儀典的一部份。整個活動系統屬於自然健康崇拜(Natural Health Service)的範圍。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