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13.1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茅草。《說文解字.艸部》:「蓋,苫也。」《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微點頭,表示招呼、應允或嘉許的意思。宋.蘇軾〈寄題清溪寺〉詩:「遺宮若有神,頷首然言。」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府君每決大獄,母輒攜兒立席前,曰:『幸以此兒為念!』府君數頷之。」
不脛而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詩外傳.卷六》1>晉平公2>游於河而樂,曰:「安得賢士,與之樂此也!」船人盍胥3>跪而對曰:「主君亦不好士耳!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4>,無足而至者,猶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無患乎無士也。」平公曰:「食客門左千人,門右千人;朝食不足,夕收市賦;暮食不足,朝收市賦。可謂不好士乎?」盍胥對曰:「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爾,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飛不為加高;損一把,飛不為加下。今君之食客,門左、門右各千人,亦有六翮在其中矣,將皆背上之毛,腹下之毳耶?詩曰:『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說苑.卷八.尊賢》。 (2) 晉平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又、並。如:「老榕樹既高且大。」《詩經.小雅.魚麗》:「君子有酒,旨且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以志過,且旌善人。」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春秋時,晉獻公寵愛驪姬,驪姬為了讓親生兒子奚齊當上太子,設計害死了原來的太子申生,接著又慫恿晉獻公派兵捉拿另外二個兒子重耳、夷,兩人於是先後逃奔出國。後來晉獻公過世,奚齊也被臣下所殺,這時逃亡國外的夷則回國繼位為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害怕重耳會回國謀奪君位,於是派人暗殺重耳。此時重耳則是在國外繼續著流亡的日子,其間經過許多國家,但大部分國家的君王對他都不怎麼禮遇。最後到了楚國,楚成王以酒宴盛情款待,並且問說:「將來你如果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將要如何報答我呢?」重耳說:「奴僕和玉帛,楚國本來就有;珍禽異獸的羽毛皮革,則是楚國的特產。這些東西您多得是,我實在是不知該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增加。《呂氏春秋.季夏紀.制樂》:「今故興事動眾以增國城,是重罪也。」《漢書.卷四.文帝紀》:「今縱不能博求天下賢聖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不德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聚集、凝集。如:「凝聚」。唐.王勃〈滕王閣序〉:「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宋.歐陽修〈漁家傲.九月霜秋秋已盡〉詞:「雲欲凝,雁來應有鄉信。」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子》(據《文選.卷四五.設論.班固.答賓戲》李善注引)1>董無心2>曰:「離婁3>之目,察秋毫4>之末於百步之外,可謂明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孟子.梁惠王上》。 (2) 董無心:東周戰國人,生卒年不詳,著有《董子》一卷。 (3) 離婁:人名。黃帝時人,生卒年不詳。相傳能視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 (4)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後用以比喻細微的事物。〔參考資料〕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有復於王者曰:『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眾多。沓,重覆。紛至沓來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宋.朱熹〈答何叔京之六〉:「則雖事物紛至而沓來,豈足以亂之知思。」也作「紛沓而來」、「麇至沓來」。
浮光掠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馮班《鈍吟雜錄.卷五》滄浪云:「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按:此二言似是而非,惑人為最。夫迷悟相覺,則假言以為筌;邪正相背,斯循理而得路。迷者既覺,則向來之言還歸無言;邪者既返,則向來之路未嘗涉路,是以經教紛紜,實無一法可說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別傳則絕塵而奔,誠非凡情淺見所測,不敢言也。至於詩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但其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