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2.61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取其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招引禍患、罪過。《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想當時因得罪於荊公,自取其咎。」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放商州和滁州。宋真宗鹹平元年還京,復知制誥。  宋真宗時,修太祖實錄,因為直書趙匡胤篡周而得天下,得罪了朝廷,又和宰相張齊賢、李沆不合,出知黃洲。  王禹稱沒有因為自己貶官而後悔,反而因為自己直言而欣慰,他在自己的詩中這樣寫道:  「江東多果實,橄欖稱珍奇。北人將就酒,食之先顰眉。皮核苦且澀,歷口復棄遺。良久又回味,始覺甘如貽。」  成語「回味無窮」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出處即是自此。風格評價:  王禹偁是宋初古文運動的先驅,亦是處於唐代韓愈、柳宗元與宋代歐陽脩、蘇軾等古文大家之間一...
急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躁的個性。[例]他的急性子使他老是得罪人。
俯仰由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一舉一動都受他人支配。語本《莊子.天運》:「且子獨不見夫桔槹者乎。引之則俯,舍之則仰。彼人之所引,非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於人。」
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勸解、爭辯時所說的話。[例]他喜歡逞口舌之快,所以常得罪人。
獲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罪。《論語.八佾》:「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三國演義》第一○回:「我獲罪於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
廣思集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參與政事時,要結合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工作就會有所損失。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而董和也是這樣,參與政事七年,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必定親自給予意見,來回十次都不厭煩。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又有董和的勤勞,對國家盡心盡力,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後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集結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渾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糊不知事理。如:「公司來了一個新同事,做事渾噩,不知不覺中已得罪了人。」
魚池之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俗通義.佚文.辨惑》。 (2) 桓司馬:桓魋,春秋時宋國人,生卒年不詳。任司馬,宋景公寵信之。後得罪出奔至曹國,欲叛宋,曹人反叛魋,後又逃至衛國。 (3) 抵罪出亡:犯罪逃亡。抵,當。 (4) 竭池:將池水排盡。 (5) 及:牽連。〔參考資料〕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辨惑》城門失火,禍及池中魚。俗說:司門尉姓池,名魚,城門火,救之,燒死,故云然耳。謹案:《百家書》:「宋城門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魚悉露見,但就取之,喻惡之滋,並中傷良謹也。」
口無擇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皆合道理,無需經過選擇。《孝經.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後漢書.卷三九.劉般傳》:「數年,楊州刺史觀恂薦般在國口無擇言、行無怨惡,宜蒙旌顯。」今也誤用來指人說話隨便,言詞未經考慮即脫口而出。如:「他生氣時,往往口無擇言,因此很容易得罪人。」也作「口不擇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