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機妙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義︰即「神機妙算」。見「神機妙算」條。 01.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三三齣》:「元帥神謀妙策,周無道。」
勢均力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工力敵,不分軒輊,平分秋色,棋逢敵手,旗鼓相當,銖兩稱反義:天淵之別,天壤之別辨似: 「勢均力敵」及「旗鼓相當」都有不分上下的意思。 「勢均力敵」可用來形容雙方實力,也可用來形容形勢與戰況;「旗鼓相當」一般只用來形容雙方的實力。 勢均力敵 旗鼓相當 辨似例句 ○ ㄨ 我方球員展開猛攻,想要打破這種~的戰況。 ㄨ ○ 經過評估,敵我兩軍~,千萬不可輕敵。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
苟且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職,然後上下相望,莫有苟且2>之意。其後稍稍變易,公卿以下傳相促急,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注解〕 (1)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郡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約當於後世的三品官,地位並不顯赫。後因稱郎將、郡守、知府為「二千石」。 (2) 苟且:不守禮法、不務實際或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2、「偷安」:漢.賈誼《新書.數寧》臣竊惟事勢,可為痛惜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大息者六。若其它倍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獨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
顯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明白、明顯。[例]在父母心照顧下,他的病情有顯著的進步。
詮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不同,因此Hermes的傳達就不是單純的報導或簡單的重複,而是需要翻譯和解釋。翻譯是要把人們不熟的諸神的語言的晦澀不明的指令內容進行疏解,以使一種意義關係從陌生的世界轉換到我們自己熟的世界。Hermes是神的信使,他把諸神的旨意傳達給凡人,在荷馬的敘述裡,他通常是從字面上轉達諸神告訴他的消息,然而,特別在世俗的使用中,hermeneus(詮釋)的任務卻恰好在於把一種用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表達的東西翻譯成可理解的語言。(何萬福,2004)  詮...
洞若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若觀火」。見「洞若觀火」條。 01.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梁質人留心邊事已久……故得其山川險要部落游牧,暨其強弱多寡離合之情,皆洞如觀火矣。」 02.《清史稿.卷三八六.文慶等列傳》:「論曰:『……晚年密陳大計,於數十年馭外得失,洞如觀火,一代興亡之龜鑑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左傳.桓公十四年》:「以大宮之椽,歸為盧門之椽。」《晉書.卷八五.諸葛長民傳》:「屋中柱及椽桷間,見有蛇頭,令人以刀懸斫,應刃隱藏,去輒復出。」也稱為「椽子」。
力透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5>,畫乃沈著。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真、草6>用筆,如畫沙,則其道至矣。是乃其跡可久,自然齊古人矣。」 〔注解〕 (1) 褚河南:褚遂良(西元596∼658),字登善,唐錢塘人。初唐書法家,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法家。博涉文史,工楷書、隸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太宗時歷官諫議大夫兼起居注,後與長孫無忌同受顧命。高宗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帝將廢后立武則天,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憂憤而卒。褚,音ㄔㄨˇ。 (2) 書:書寫。 (3) 勁險之狀:勁拔險峻的樣子。 (4) 明...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靡非先舊。或富室財賂,或子婚屬,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