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4.99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嚮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帶路。如:「為了尋找遭遇山難的人,警方特請熟山路的原住民在前嚮導。」
2.帶路的人。如:「爬山時,一定要請一位熟山路的嚮導帶路。」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盧世榮欲以一歲之期,將致十年之積,危萬民之命,易一己之榮。廣邀增羨之功,不恤顛連之患,期錙銖之取,帥上下以交征。視民如讎,為國歛怨。……宜將本人移置他處,量與一職,待其行事果異於前,治政實有成效,然後陞用,未以為遲。不使驟專非分之任,無令致有橫侈之權,則朝廷無將來後悔之患,本人無阿合馬喪家之禍。君父臣子之間,上下兩全其美,非惟國家之幸,實亦本人之大幸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參考資料〕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據《元曲選》引)司徒,我三五日間成其大事,則少這麼一個好夫人。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鑄成大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其兵以誅之。……秋,七月,朱全忠克相州。時魏之亂兵散據貝、博、澶、相、衛州,全忠分命諸將攻討,至是平之,引兵南還。全忠2>留魏3>半歲4>,羅紹威5>供億,所殺牛羊豕近七十萬,資糧稱是,所賂遺6>又近百萬;比去,蓄積為之一空。紹威雖去其逼7>,而魏兵自是衰弱。紹威悔之,謂人曰:「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8>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蘇軾〈贈錢道人〉詩。 (2) 全忠:朱全忠(西元851∼912),本名溫,五代梁碭山人。初從黃巢為盜,降唐後賜名全忠,官至宣武節度使。篡唐稱帝,國號梁。後為其子朱友珪所殺,廟號太祖。 (3) 魏:魏博,唐朝河北三鎮之一,位於今河北省大名縣...
地頭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行地方、欺壓人民的強人。《西遊記》第四五回:「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先生先去,必須對君前講開。」《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大官人休說滿話!常言道:『惡龍不鬥地頭蛇。』你的從人雖多,怎比得坐地的有增無減。」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司馬遷想繼承《春秋》精神。司馬遷在-{zh-hans:《太史公自序》; zh-hant:〈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經|詩》、《尚書|書》、《儀禮|禮》、《樂經|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
怯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小怕事。《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南人怯懦,聞小有儆,必師以救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量、謀劃。通「諮」。如:「咨詢」、「咨謀」、「咨商」。《文選.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也。」
置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六年,春二月,吳漢下朐城。天下定,惟獨公孫述1>、隗囂2>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3>。」乃休諸將,置酒賞賜之。 〔注解〕 (1) 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末,公孫述據蜀稱王,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 (2) 隗囂:音ㄨㄟˇ ㄒ|ㄠ。?∼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3) 度:考慮。〔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
舞文弄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文弄墨」原作「舞弄文墨」。舞弄,玩弄。文墨,刑文律法。據《隋書.卷八五.王充列傳》載,隋朝兵部員外王充,擅長於向君王打小報告,又熟通曉法律,因而玩弄操縱法條,敗壞法紀,掌握大權後,任意賞罰。遭到反駁質難時,他仗著口齒伶俐善辯遮掩過錯,大家明明知道他是在強詞奪理,也無法使他屈服。後來「舞文弄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 + 文、墨,又可指文筆。所以「舞文弄墨」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敘述孔明應魯肅的邀請來到柴桑郡見孫權,想說服孫權和劉備合作,共同對抗曹操的百萬大軍。在還沒見到孫權之前,先遭到孫權的臣子張昭嚴畯等人的質問。其中嚴畯問孔明...
節外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1>一向目視雲霄,壁立千仞,則孤負諸聖;一向拖泥涉水,灰頭土面,則埋沒自己。如今恁麼也得,不恁麼也得,且貴正眼流通。還委麼?直饒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婢視聲聞,奴呼菩薩底來,也須亡鋒結舌,自餘故是出頭不得。所以道:三世諸佛只言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註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若據本分草料,猶是節外生枝。不涉化門一句作麼生道?陣雲橫海上,拔劍攪龍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引)、宋.朱熹〈答胡季隨書〉其四(據《朱子文集.卷五三》引)。〔參考資料〕 ■宋.朱熹〈答呂子約書〉其三(據《朱子文集.卷四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