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34.7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捲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大捲尾並不結群,但在農業區的大捲尾會結成小群,停棲在電線上,近年來發現大捲尾有夜間活動頻繁的跡象;繁殖期,親鳥夜間會在路燈周圍捕食昆蟲,離巢的幼鳥也會停在電線上等待親鳥的餵食,此現象普遍見於台灣各地。<註2>在早期的農業社會時期,別名烏秋的大捲尾常會停棲在農田上正在犁田的牛背上等待食物,除了牛身上寄生的牛虻之外,出土的雞母蟲與蚯蚓都是他最佳的食物選擇,不時可以看見他卓越的飛行技術,在空中來回做翻滾的採食動作。<註3> 與大捲尾十分相似的小捲尾小卷尾Discurus aeneus,體長大小約二十五...
全緣卷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五十公分,而其主莖直立。 葉全緣卷柏的葉片屬於二回生羽狀分枝,葉緣為全緣。 果實全緣卷柏一般以孢子繁殖,孢子囊穗為四角柱狀,通常位於小枝的先端,而其孢子期則大約在秋季到冬季之際。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4。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68。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緣卷柏英文關鍵字: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Lycopodium delicatulum Desv. ex Poir、Selag...
櫻花鉤吻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存。主要攝食蜉蝣、石 蠅、石蠶、搖蚊等水生昆蟲或跌落水面之陸生 昆蟲。每年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下旬為其繁殖季 節。生殖時游至淺水域中,展開擇地、求偶、 配對、產卵等系列的生殖行為。 科別.學名科別:鮭科(Salmonidae)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Jordan et Oshima) 別名台灣鱒、梨山鱒、次高山鱒、高山鱒、台灣鮭魚、台灣鮭、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陸封型櫻鮭、大甲鱒、櫻鮭、石田氏鮭魚、、台灣馬蘇麻哈魚、三文魚、本邦 (bunban泰雅族語) 適合棲息環境櫻花鉤吻鮭的棲息環境較為嚴苛,需有適...
吳郭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鱸目慈鯛科。一種熱帶性的內陸魚。原產於非洲,種類很多。被引進臺灣的吳郭魚,為在來種,體小頭大,外表有一層黑膜。二次大戰後,郭啟彰與吳振輝從新加坡攜回的魚苗孵化養殖而成,為紀念他們引進之功,故以他們的姓氏命名。吳郭魚適應力強,繁殖容易,故成為淡水養殖的主要魚種。
鐘形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緣毛目。體微小,呈鐘形或圓筒形。以柄附著於他物,柄內有收縮性纖維,藉其收縮可助個體在水中移動。口端有明顯的纖毛環,可撥動以形成水流,使水中食物流入口中。行分裂繁殖,常附於淡水或鹹水的水生植物、水面浮膜、淹沒物和各種水生動物體上。
麗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並且尋找產卵的地方。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麗蠅的生命週期只有一個月。有些麗蠅還以胎生而不是卵生的方式繁殖。(註1)2. 麗蠅通常嗅覺相當好,成蟲通常會將卵產在腐肉、糞便或肉品上覓食,並且會在上面產下乳白色的卵,一次就能產下幾百粒;當卵孵化後,就會變成四處扭動的蛆,蛆很快的就會鑽進食物中,由於麗蠅的蛆通常以腐肉為食,所以有些種類也會被用來去除壞死的細胞;麗蠅幼蟲為白色或淡色,身體前端呈尖形,後端為鈍型,有著細小的刺形成環狀,主要還會取食螞蟻、白蟻或其他昆蟲的卵和吸取雛鳥的血。(註1)3. 麗蠅幾乎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牠的蹤...
微生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類肉眼看不到,要在顯微鏡下才能察覺的生物。包括各種細菌、黴菌、濾過性病毒等,常以分裂繁殖,多單細胞,體極細微,構造簡單,繁殖迅速,分布廣泛。種類超過十萬種,可分為單細胞動物、藻類、真菌、黏菌、細菌、病毒等。
鼬科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牠們大很多的動物,或從其他肉食性動物中搶奪到食物。(註2)2. 雄性和磁性的鼬個頭差很大,鼬大約一年繁殖一次,一次會生下一窩的鼬,剛出生的鼬看不見,需要照顧。有時在交配之後,受精卵有好幾個月待在雌性子宮內遲遲未發育,這一延遲使成年鼬數可以順利應對求偶和撫育幼兒。(註1)3. 因為適應能力特別強,所以鼬科動物比其他哺乳類動物在世界分布都特別廣。世界上可居住的陸地都有鼬科動物,而且不論在哪,牠們都保存著相似的生活方式。(註1) 臭鼬當臭鼬受到威脅時,臭鼬就會豎起尾巴,抖動全身的毛,變的很可怕,如果敵人還是沒有後退,牠們就會前...
白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在枯木邊,聽到枯木內有異聲,於是好其鑿開,原來是白鼻心在裡面產子。白鼻心也被成功的在以人工的方式下繁殖。(註1) 形態特徵白鼻心的身形和鼬類似,黑色的頭部從上額至鼻端,有條明顯的白色帶紋,眼下及耳下具白斑、鼻子是淡粉紅色。全身大致為灰褐色,腹部顏色較淡,但頸、肩、喉部為黑色,身體末梢如四肢末端及尾巴末端也都呈現黑色。四肢短壯各具五趾,平均身體長度在48~50公分,尾長37~41公分。(註1) 食性白鼻心是雜食性而偏食果性的動物,多以核果、漿果為食,在生活的領域內,隨著四季結果成熟的樹種而轉移覓食地。若同一處有豐富的果實...
傅氏鳳尾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屬於綠色,而葉面光滑,其具有葉柄的構造,除其基部以外,全株光滑而無毛。 果實傅氏鳳尾蕨一般以孢子來繁殖,而其孢子囊堆為線形,近於葉緣,具有線形的孢膜。 參考書目註1: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冊,國立編譯館,民89,頁140。註2:薛聰賢,《台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台灣普綠,民92,頁65。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51067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傅氏鳳尾蕨英文關鍵字:Pteris f...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