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阮囊羞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王韜《淞濱瑣話.卷二.金玉蟾》:「當日感情報德,分外相親,嚙盟心,矢以嫁娶。自此無日不往,兩月餘,阮囊羞澀,垂橐興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匹敵、抵抗。通「擋」。如:「螳當車」、「銳不可當」。《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唐.王維〈老將行〉:「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三夫成虎注音︰ㄙㄢ ㄈㄨ ㄔㄥˊ ㄏㄨˇ漢語拼音︰sān fū chéng hǔ釋義︰即「三人成虎」。見「三人成虎」條。 01.金.元好問〈過希顏故居〉詩四首之四:「把論交分最深,三夫成虎古猶今。百年唯有區區在,地下纔應識此心。」 參考詞語︰三人市虎注音︰ㄙㄢ ㄖㄣˊ ㄕˋ ㄏㄨˇ漢語拼音︰sān rén shì hǔ釋義︰即「三人成虎」。見「三人成虎」條。 01.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四.海山覆敗》:「怨家又起而裝誣之,以致上官亦駭於耳目,三人市虎,不能免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抓住東西的某一部分,向別的部分移動壓取。如:「捋汗」、「捋袖子」、「捋捲袖」。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毒謔》:「璫怒憤攘,至欲自裁,二司力勸而止;雖屬毒謔,實侮由自取也。」 參考詞語︰禍由自取注音︰ㄏㄨㄛˋ |ㄡˊ ㄗˋ ㄑㄩˇ漢語拼音︰huò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飛龍全傳.第一一回》:「那姑娘聽了,叫苦不迭,淚落如珠;欲要舉動聲張,怎奈他(禍)由自取,眾所不容。」 參考詞語︰孽由自取注音︰ㄋ|ㄝˋ |ㄡˊ ㄗˋ ㄑㄩˇ漢語拼音︰niè yóu zì qǔ釋義︰即「咎由自取」。見「咎由自取」條。 01.清.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雲貴奏稿.卷四.保山哨匪輸誠獻犯...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蚍蜉,一種大蟻。「蚍蜉撼樹」指大螞蟻妄圖以自我之力去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語或本唐.韓愈〈調張籍〉詩。 △「螳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捋。指捲袖露出手的動作。《孟子.盡心下》:「馮婦攘下車,眾皆悅之。」《文選.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菊花節」、「茱萸節」等。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時,仙人費長房曾對桓景說,某年九月九日會有大災難,家人須在手繫上盛滿茱萸的囊包,並且登山飲菊花酒,才能消災。桓景如言照辦,果真平安無事,然其家之雞犬牛羊卻都暴斃而死。於是後人每到九月九日這一天就都會登高,佩戴茱萸,以及喝菊花酒。唐朝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裡就寫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宋朝的蘇軾更是在〈九日次韻王鞏〉一詩裡以錯過重陽節時令賞菊,就沒有興味可言,並進一步申述菊花漸漸枯萎,連戀花的蝶兒也要發愁了。典源又見宋.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詞。內容則是表述蘇軾被貶到黃州後對於時不我...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怙惡不悛」條。 01.《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昔秦政煩苛,百姓土崩,陳勝奮一呼,天下鼎沸,而面諛之臣,猶言安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參考詞語︰怙惡不改注音︰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ㄍㄞˇ漢語拼音︰hù è bù gǎi釋義︰即「怙惡不悛」。見「怙惡不悛」條。 01.《封神演義.第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改,又率領群仙布此惡陣?」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槁木死灰」條。 01.《宣和畫譜.卷二.道釋二.辛澄》:「大抵釋氏貌像,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結跏,垂則袒肉,目不高視,首不軒舉,淡然如枯木死灰。」 02.《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若說照安公子這等人物……若說他既看得入眼,這心就同枯木死灰,絲毫不動,這心地也就太冷了,更不是情理。」 參考詞語︰槁木寒灰注音︰ㄍㄠˇ ㄇㄨˋ ㄏㄢˊ ㄏㄨㄟ漢語拼音︰gǎo mù hán huī釋義︰猶「槁木死灰」。見「槁木死灰」條。 01.宋.劉克莊〈贈豫知子〉詩:「身今槁木寒灰樣,暫愧巫咸仔細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