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545 ms
共 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棘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極度哀悽的人。語出《詩經.檜風.素冠》:「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後用為居父母喪者的自稱之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如果老頭子不死,他又何嘗有甚父喪大故,向人借錢?又何故好好的自稱棘人?」
|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春生(1838~1924),清末以買辦起家、日治時期與官方合作,極富影響力的豪紳。目錄1 生平1.1 廈門歲月1.2 臺灣經商1.3 日本時代2 著作3 名言4 參考書目 生平 廈門歲月道光17年(1838)李春生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同安縣廈門,由於廈門又名鷺江,因此李春生常以「鷺江李春生自稱」。(註1)李春生的父親以渡船為業,家境貧寒使得李春生不得不中輟私塾學業幫忙家計。住在因南京條約開放而浸染歐美文化的廈門,李春生在14歲時跟著父親信奉基督教,此後基督教義成為李春生重要的人生哲學,對他影響深遠。也由於與教會人士接觸頻繁...
|
負薪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薪救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戰國策.魏策三》記載:戰國時期,七雄各自稱霸一方。後秦孝公因重用商鞅,變法圖治,國勢轉為強大。秦王一直想將其他六國併吞,統一天下,所以不斷地向各國出兵征伐。魏國在華陽之戰被秦軍打敗,魏國派段干子為代表,打算割地與秦國講和。但是孫臣認為不妥,對魏王說:「那些臣子慫恿您割地給秦國,是要用割地的方式討好秦國,不要入侵魏國。但這個作法對貪婪的秦國是行不通的。拿土地去討好秦國,就有如抱著木柴去救火,木柴沒燒光前,火是不會熄滅的。您的土地有限,秦國的慾望卻無限,總有一天魏國的土地會被秦國併吞的。」魏王雖然覺得孫臣說的很有道理,但還是擔心秦國不悅,仍舊割地討好...
|
匈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政治2 宗教3 興起4 文字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政治西元前三世紀,匈奴統有大草原,建立游牧國家,依其勢力所及的範圍,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一是由單于子弟分封的本土二十四部,一是外圍屬國。中央王庭由自稱「天所命」的大單于主政,皇后「閼支」必須選意少數的貴種大姓,對政事有一定的影響力,貴種大姓無封地,其首領留在朝廷輔弼單于。出身本部族的地方諸侯,依照單于王庭制度,在其領地內設置各級官員,佐理政事。又以「騎」為單位,由什長、百長、千長構成地方基層組織,二十四部各為一個「萬騎」。至於外圍屬國諸王則多係地域土著領袖,所轄不...
|
炎黃子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炎帝和黃帝為漢民族的祖先,因此國人常自稱為「炎黃子孫」。
|
得意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生,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得意門生指最受欣賞、最引以為豪的學生。《兒女英雄傳》第二回:「他雖合偺們滿洲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得意門生。」
|
鍾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中能驅妖逐邪的神。相傳唐明皇久病未癒,病中夢見一大鬼吃一小鬼,大鬼自稱為「鍾馗」,首應武舉未中,死後決心與明皇除盡世間妖孽。明皇醒後,病竟痊癒,於是命吳道子繪巨眼、多髯、黑衣冠的鍾馗像,貼於門上驅鬼,後流行於民間。見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五.鍾馗》。
|
氣息奄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弱的樣子。
(7) 朝不慮夕:比喻情況危急,不能作長遠的打算。見「朝不慮夕」
(8) 區區:自稱的謙詞。
|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云:舊治在赤甲山上。公孫述移於城之東南白帝山上,再今奉節縣東五里。公孫述據蜀,殿前井有白龍出,自稱白帝,因更魚復為白帝城。」由此可知魚復城亦稱白帝城,所以杜甫於〈移居夔州郭〉詩說:「伏枕雲安縣,遷居白帝城。」白帝山在夔州府東十三里,接赤甲山,白鹽山在府東十七里,巖壁高峻,色若白鹽,所以〈入宅〉詩又說:「奔峭背赤甲,斷崖當白鹽。客居媿遷次,水生魚復浦。」瞿塘峽在夔州府東八里,所以又於〈返照〉詩說:「反照開巫峽,寒空半有無。已低魚復暗,不盡白鹽孤。」地理環境無一不合。再者,灩澦正當瞿塘峽口,為楚蜀之門戶,所以於〈秋興八...
|
淹淹一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微弱的樣子。
(7) 朝不慮夕:比喻情況危急,不能作長遠的打算。見「朝不慮夕」
(8) 區區:自稱的謙詞。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