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355 ms
共 5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志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向興趣、心志的趨向。《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梁國張偉志趣不常,自隱於屠釣。」
|
頂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2.廖枝春<談興趣>:「因為興趣,興趣引他入勝而已。」 短語的頂針指在語文中,運用同一個短語創造重疊性,而上下傳接的修辭技巧。(註二)如:<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 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
|
色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色慾、情慾。後引申為透過文字、視覺、語言描繪或表現裸體、性器官、性交等,與性有關的形象,使觀賞者產生性興趣和性興奮的事物。《水滸傳》第四五回:「原來但凡世上的人情,惟和尚色情最緊。」
|
問答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練學生思考,增進學習的類化作用,並考察學生學習結果,增進教師對學生之了解,若有效運用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自學能力。1.對教師功用:(1)考查學生已有知識、能力、性巨等,作為選擇教材依據。(2)考查學生對於所學教材是否真正了解,以便趁早補救。(3)考查學生之攻克是否熟習,以決定教學進度之快慢。2.對學生功用:(1)使學生對於所學之教材思考,因而能夠徹底了解。(2)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因而能夠活用所學知識。(3)可使學生從問答活動中養成應答與對話能力。3.對教學活動之功用:(1)可引起動機和提示要點...
|
科際整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相加起來所能教好。2.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於這些觀念相當的敏感,而且需要這些觀念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3.「真實」世界,是由各種論題、問題、狀況所組成的,而非由學科、課程或科目所組成。4.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樂於從事主動而活潑的學習,小團體併用獨立學習的情境。5.共通於全部學科的重要之能和概念,必須透過科技主題的研習,才能更有效。6.在這個年齡的學生,可以從教師的協同教學中,獲得最大得助益。在這種教學型態中,不同的教師相互配合,無論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或是教學程序的安排,皆採取科際整合的模式。而且美國中小學採用科際整...
|
氣味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4.2 相反5 5.例句 1.出處 兒女英雄傳:「我兩個一見,氣味相投,肝膽相照。」 2.解釋 個性、氣味、興趣相同的人 3.故事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 氣味相合、意氣相合、臭味相投 相反 <<無>> 5.例句 他們兩個氣味相投,共同開了一家寵物店。
|
激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激使引發反應。[例]老師在課堂上運用各種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皮亞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兒童透過感覺和動作去認識周圍有形的環境;(2)而通思階段(二~六或七歲之間):兒童對符號發生興趣,可以運用口語表達事物;(3)具體運思階段(七~十一或十二歲之間):兒童開始有邏輯思考活動,並能根據物體的相似性與相異性加以分類,兒童亦開始具有時間與數學的概念;(4)形式運思階段(十二歲以後直到成人):此一階段以思考的條理性為其特徵,兒童學習在心理上重新組合抽象概念,做假設,領會各種概念的含義。這些發展階段的主張,促使人們重新評估過去有關兒童學習、教育的觀念。他主張教育活動必須配合兒童的心智發展,因此教師不是單純的知...
|
智力多元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能力。自知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係指了解自己之優缺點及動機、興趣、內在慾望等,進而選擇適合自己之目標並付諸行動追求實現之能力。自然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係指對於大自然現象之理解,適應自然環境之能力。(註2) 參考書目註1: Woolfolk, A. E. (201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2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註2: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
|
課程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科課程:以學科為單位之傳統性,根據知識與技能之性質,進行有系統之理論組織,分科依照獨自之系統予以劃分組織,分別施教。例如:數學、理化等。其優點在於學生分科學習能獲得系統之知識,且各科教材易吸收知識與技能之精華,並做專精之研究;其缺點為:(1)無法引起學生之學習興趣(2)缺少聯絡與溝通,分割學習經驗的完整性(3)忽略實用知能的訓練(4)缺乏追求知識與技能之訓練2.相關課程:合併有關科目,但不打破科目界限,僅透過各科之聯絡教學,以增進學習興趣,並...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