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7.01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空航行器(space craft)在太空或星際飛行中,很靠近的通過一個行星(planet)或其他天體(celestial body),稱為過境(swing-by),其道稱為過境道。
  當太空航行器接近一行星或其他天體時,其道因受萬有引力的影響,通常為拋物線,如圖所示。根據二體問題(two-body problem)之理論,可求得過境道之離心率(eccentricity)為
  
  式中,Vc為R0處之圓周速率(circular speed)。其次,θ∞角可由下式求得:
質點彈道,質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點彈道是將飛行體(例如火箭或飛彈)視為一等質量、等速度且位置在飛行體之質心上之質點,而求出來之近似飛行跡,亦稱理想化彈道(idealized trajectory)。質點所受之力仍為飛行體所受之力,即重力、推力與氣動力,唯一的不同是氣動力中不包含偏角(yaw angle)的影響與所有氣動力矩(aerodynamic moment)及氣動力導數(aerodynamic derivative),也就是僅只考慮阻力(drag)。一般而言,質點彈道相當接近實際彈道。與真空彈道(vacuum trajectory)相比則同樣是在一垂直平面上,惟速率因受阻力影響而比較低 ,因此射程也較短。其主要用...
雙橢圓轉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種道轉移通常發生於衛星由一圓形道轉移至另一不同半徑之圓形道,而此二圓形為同心圓。轉移道由二個半橢圓道組成,此二半橢圓其實焦點(occupied focus)在同一點。
道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置在太空道中的電磁炮。主要是利用電磁能將彈體先在炮膛內加速,再以直線射出,因不受到膛壓的限制,故速度極快,破壞力非常大。
密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由一特定起始時間,計算只考慮受某星體重力場作用下太空運行體之道稱之。真實道則受到所有作用力之影響。二者相切在特定起始時間,且密切道與真實道在相切點有相同的速度。密切道為利用數值疊代方法求得真實道時,所用的參考道。
與真實衛星道上某點相切之橢圓道,此一橢圓道僅受地球正常引力影響,並無任何不規則擾動現象,故可遵循刻卜勒運動理論說明短期間真實道之大小、形狀與方位。
自旋與域交互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粒子有其固有的自旋,而有自旋角動量。若以電子為例,則其自旋亦伴生電子的自旋磁偶極短。另若粒子同時在域上運動時,則產生域角動量。若粒子為電子時,則其域運動將產生磁場,此磁場與自旋磁偶極短產生作用,此種作用係由粒子之自旋與其域運動之交互作用而成。
三衝道轉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三個脈衝(impulse)以將人造衛星由暫駐道(parking orbit)轉移到執行任務之道,稱為三衝道轉移,如附圖所示。其他尚有二衝道轉移(two-impulse orbital transfer)與四衝道轉移(four-impulse orbital transfer),但一般常用的為二衝與三衝。脈衝產生自火箭燃燒之推力,假設火箭在燃燒前之總質量(含人造衛星)為m1,燃燒後為m2,其比衝為Isp(單位為秒),則人造衛星之速率增量△V為:
   △V=Ispg0ℓn(m1/m2)
  式中,g0為地球表面之萬有引力加速度的平均值,一般取9.8067m/...
衝力式道轉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衛星進行道轉換時,利用所攜帶之小火箭產生瞬時推力,改變衛星之速度而達到道轉換之目的稱之。因此推力之大小及方向,需仔細計算求得正確之速度變化作道轉移。
標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鐵路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測時器的總稱。《新唐書.卷二七.曆志三上》:「觀晷景之進退,知道之升降。與晷名舛而義合,其差則水漏之所從也。總名曰漏。」也稱為「晷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